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法律讲堂
7 道菜仅 1 道正品 你吃的外卖可能被掉包了
近日,“骑手跑腿买7道菜仅一道是正品”一事引发关注。
查看详情
消费金融要拒绝奇葩套路
前不久,九江银行推出的“彩礼贷”引得一片批判之声,就在“彩礼贷”被下架之时,“墓地贷”又成了新闻热点:云南昆明一家陵园与当地银行有意联合推出“墓地按揭贷”,声称产品给客户子女或孙辈“解决实际问题”“不需要抵押”。
查看详情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要件分析
民法典第1232条对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及法律后果作出了规定,突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在环境侵权领域固守的填平原则。但在实践运用中,“被侵权人”的合理界定、“故意”“严重后果”“相应”的判断等皆需在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才能有效发挥示范性惩罚的制度功能,既实现其制裁与警示的惩治作用,又避免出现赔偿金过高或畸低的不当做法。
查看详情
收集用户信息不能任性而为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
查看详情
《民法典担保解释》有何新意?(下)
五、完善了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和保理合同中的担保功能
查看详情
孩子玩游戏充值万元家长可要求平台返还
今年1月1日,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正式施行,该法7编1260条,几乎囊括人的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为,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从我们出生到读书到参加工作,买房买车,从结婚到生儿育女,从住房财产到看病养老,都离不开这部法典。就高铁霸座、小区物业、民间借贷……山西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工作人员一一支招,给出解决途径。
查看详情
最高法司法解释明确侵害知识产权“故意”和“恶意”含义一致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刘奕湛)最高人民法院3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司法解释明确,原告主张被告故意侵害其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且情节严重,请求判令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处理。司法解释所称故意,包括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恶意。
查看详情
朋友圈虚假招聘诈骗获刑
本报讯 近日,宁武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告人李某因散布虚假招工信息诈骗2.7万元获刑。
查看详情
《民法典担保解释》有何新意?(中)
(一)共同保证人的互相追偿权问题。《民法典》第699、700条沿袭了《担保法》规定,明确了按份共同保证,但对连带共同保证语焉不详,仅规定“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任何一个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查看详情
购物款交付商场才算订立合同关系
日前,本报邀请到两位嘉宾——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和市场科市场稽查专员赵颐亭和太原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原晋惠,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查看详情
孙洪山上班第一天看望慰问干警
本报讯 2月18日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山西法院的干警们迅速收心归位,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
查看详情
民法典的意义——任生林《法官眼中的民法典》序
1949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震彻世界的巨响,诗人胡风发自肺腑地写到“时间开始了”!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另一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时间开始了”!几代民法学者的夙愿得偿,未始不是一件幸事!
查看详情
《民法典担保解释》有何新意?(上)
担保制度是民法里最复杂、最难掌握的法律制度。既有物的担保、人的担保,又有权利担保和金钱的担保;既有物权担保,又有债权担保;
查看详情
消费欺诈属实可要求商家退一赔三
日前,本报邀请到两位嘉宾——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交易监督管理处副调研员王坤和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张佳,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查看详情
打击食药违法犯罪要保持“四个最严”
“四个最严”要求对食药违法犯罪依法从严打击,对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到人”。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提出抗诉等职能,依法快速办理一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犯罪案件,严厉惩治一批犯罪分子,并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依据授权探索建立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违法者违法成本,让违法犯罪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查看详情
0.2565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