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法律讲堂
新型毒品乔装打扮潜伏人们周边
外形看上去只是普通香烟,实际却“暗藏玄机”。为了缓解工作压力,网络主播王女士无意间接触到一种“叶子烟”,殊不知却掉入了新型毒品的陷阱。所谓“叶子烟”,其实是合成大麻素类毒品和普通烟丝混合而成的卷烟。
查看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涉体育纠纷民事典型案例”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 (高清扬)2023年6月24日,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一周年。昨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涉体育纠纷民事典型案例”。
查看详情
路怒症”惹事故 保险公司拒赔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作出维持一审的终审判决,判决对恶意追赶截停他人车辆发生损坏的情形,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查看详情
“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需更谨慎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必须谨慎,尤其是在“离婚冷静期”等特殊节点,毕竟,承担共同债务会对当事人个人财产甚至人身权益产生重要影响。
查看详情
防治校园欺凌,校方该承担什么角色?
近日,一段视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视频中,北京某学校一名女生长期受到同班同学的诋毁、羞辱和辱骂。经过调查,多名施暴者被校方处罚。
查看详情
推动盲盒加强合规治理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
市场监管总局15日发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了盲盒经营禁售清单,为盲盒经营划出红线,推动盲盒经营者加强合规治理。
查看详情
依法从严惩治网暴要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日前,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查看详情
网购利用“7天无理由退货”规则“薅羊毛” 商家希望建立惩戒机制
前几天,一网店店主发视频吐槽称:“电商太难做了,‘六一’儿童节才刚过,就开始大批退货,已经有改行的想法了。”店主说,最近店里被退货的衣服都是“六一”儿童节的表演服,退回来的衣服都已经穿过了,打开包裹一瞬间传来汗臭味,有的衣服上还疑似有口红印。
查看详情
预付式消费的隐患及治理
预付式消费是指在健身娱乐、餐饮住宿、教育培训及商业零售、歌剧影院、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等休闲娱乐行业出现的“先付钱后消费”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预付卡消费,既减少了现金使用,又获得了优惠和折扣;对于经营者来说,能够快速聚拢资金,锁定客源,迅速占领市场,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可。
查看详情
拍卖人违约由竞买人承担违约责任
“拍卖成交后,买受人交纳的竞买保证金自动转为过户保证金……如车辆最终无法过户的买受人自行承担”。
查看详情
预付式消费的隐患及治理
预付式消费是指在健身娱乐、餐饮住宿、教育培训及商业零售、歌剧影院、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等休闲娱乐行业出现的“先付钱后消费”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预付卡消费,既减少了现金使用,又获得了优惠和折扣;对于经营者来说,能够快速聚拢资金,锁定客源,迅速占领市场,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可。
查看详情
从源头刹住“飙车炸街”乱象
随着夏季到来,“飙车炸街”高发,为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公安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打击整治“飙车炸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持续保持严管高压态势,切实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查看详情
网暴受害人,违法又失德 专家建议平台加强网暴识别预警
网络暴力不仅包括比较明显的侮辱诽谤、挑动网民对立、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硬暴力,还包括站在所谓道德的制高点上不断诘问、质疑、追问、打探、嘲讽、戏耍他人的软暴力;不仅包括公开的侮辱诽谤等显性暴力,还包括滥用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以点对点方式发送不良有害信息的隐形暴力;不仅包括单人实施的个体暴力,还包括众人无意识实施且追求变态“集体狂欢”的群体暴力
查看详情
加大对“网络算命”整治力度
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甚至还有一些平台、个人以此为噱头引流,打造小有名气的“网红”。“网络算命”方式多种多样,收费也普遍偏高,多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半小时咨询收费高达上万元。此外,还有价格不菲的所谓“消灾物品”,其定价也远超市场同类产品。
查看详情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
本报北京6月2日电(记者陈慧娟)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深入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更加深入人心,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更加友好,保护未成年人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应看到,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仍处于高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家庭监护缺位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巨大,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查看详情
0.2403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