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为找回儿时骏枣的味道,他卖掉大连六套房,跨越3285公里,历时九年——在戈壁上建起一座骏枣“伊甸园”
发布时间: 2018-03-14 17:04:47    来源:


很多人去新疆,是奔着去欣赏荒漠戈壁、草原绿洲或民族风情去的,但是,有一个山西人倾家荡产远赴新疆阿克苏,带着从老家交城孕育的千亩枣树苗,历经9年,跨越3285公里,在这个有着“塞外江南”美誉之称的地方,历经艰难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伊甸园”。他的名字叫张士钢。   

张士钢是山西吕梁市交城县西营镇寨子村人。早年他是吕梁丝织印染厂的一名销售,由于工作关系他在大连长期居住,后来还创办过焊接厂,几番沉浮,诸多坎坷的经历造就了这位吕梁汉子的传奇人生。

 

“我要找回儿时骏枣的味道”

2009年,一位交城老家的挚友去大连旅游,为了解故友的思乡之情,特地给张士钢带了一份特殊的伴手礼———交城骏枣,张士钢开心地品尝起来。没想到一吃就皱起了眉头:这是咱家乡的骏枣吗?咋地变味儿了,和以前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了啊!老友解释说,这的确是从老家带来的,这些年的枣是不如以前味道好了,枣农为了追求产量,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影响了枣的色泽和口感。现在市面上很难买到儿时那种骏枣了,市场经济下,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让很多枣农失掉了初心。张士钢听了之后,拿着半个枣在手里,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交城骏枣是家乡响当当的名片,也是他儿时最甜蜜的回忆。小时候物质匮乏,就靠一颗颗小小的枣解馋,在枣林中和小伙伴嬉戏打闹,上树打枣,烤着吃,蒸着吃,串着吃,几十年过去了,家乡很久没回去了,枣也变味了。想到这些一时间他难过得竟然说不出话来。

老友走后,几日来他依然闷闷不乐,怅然若失。一颗家乡的枣,让他内心泛起了巨大涟漪。“这么做下去,交城骏枣这个地理性标志品牌迟早会被砸了!”脑中时不时有这样的念头,他有些愤怒,有些可惜。“我必须要做些什么,为了枣,为了家乡枣的品牌”。当他把这个想法提出来时,别人只以为是一时兴起随口说说而已。但是,当他开始寻找并规划枣的种植基地时,家人才知道他是认真的。

 

大疆红骏枣品牌创始人张士钢

2018年,张士钢在山西老乡微春晚现场展示大疆红枣

大疆红骏枣色泽自然,肉质饱满,一颗足足有5厘米那么大

 

以诚信铸品质 大疆红获有机转换认证

2018年伊始,最让张士钢欣喜的是,自己的产品和种植基地获得了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多年的苦心培育终于获得了一纸权威,这让他更动力满满。

他深知,农特产品要实现规模发展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如何打开销路,扩大影响,张士钢有着他一套独特的思路,那就是打造“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市场销售”三位一体的体系。记者了解到,有着质量保证的骏枣初级产品,在运到西域果业有限公司的加工基地后,要经过分级、清洗、烘干、人工挑选、加工等各环节的洗礼才能进入销售渠道。

这些年,张士钢和他的公司团队致力于打造立体式的销售网络,如今,印着“大疆红”等商标的交城骏枣产品早已摆上了本地各大超市,华联超市等全国知名连锁超市也有着它的身影。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张士钢还有着详细的规划:今年再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一条年产1000吨的红枣和枣夹核桃深加工十万级标准生产线,并与太原市穗华物流有限公司合作新建一条年产1000吨红枣夹核桃生产线,最终形成年加工3000吨红枣及枣夹核桃产业链,在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带动“公司+基地+农户”的健康发展。

 

力尽社会责任  牵手交城贫困户

 

交城县岭底乡素有“五果之乡”的美誉,这里也是交城骏枣的主产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浓浓的故乡情结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让张士钢义无反顾地把目光投向家乡的扶贫事业。为带动帮助农户脱贫致富,他与岭底乡政府签订了开发红枣与核桃种植技术服务和包销协议,而西域果业有限公司加工基地在招工上也向贫困户倾斜。目前,西营镇各村已有30多名贫困劳动力进入公司,月均工资2000元左右。而今年,张士钢还吸引老家寨则村8户无劳动力贫困户入股,参与公司分红。近年来,张士钢已累计投入6万余元用于脱贫事业。

众所周知,农业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凭着对交城骏枣的一腔热情,张士钢倾其所有。平时里省吃俭用,完全没有想象中老板的财大气粗。采访中,我们深深为张士钢对骏枣的专注和矢志不渝而感动,这是农业企业发展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言必行,行必果。不论是经营企业,还是助力扶贫,张士钢都恪守着“一诺千金”的准则,正是这份执着和踏实,才让交城骏枣这个品牌不断绽放着魅力,而他所经营的西域果业有限公司也必将会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

本报记者 何霞



【责任编辑:周伟】

 

0.2522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