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快帮忙看看,我爸休克了,怎么也叫不醒!”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家属这样向医生介绍患者情况。还有时候医生和家属交代病情:“您父亲目前是休克状态,血压偏低。”“大夫,我父亲刚才还和我说话呢!”大家普遍认为休克就是晕过去,叫不醒,没有意识了。其实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到底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李原媛表示,从医学角度讲,休克是在一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较少,导致组织循环血液灌流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器官功能受到损害而危及生命。我们人体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细胞是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利用血液带来的氧进行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再由流动的血液带走。休克的本质就是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没有足够的血液给组织器官的细胞带来氧气和营养,而细胞产生的废物也没有血流来带走,器官功能自然就会下降。
李原媛介绍,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需要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血量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说白了首先我们的身体要有足够的血量,比如遭遇了车祸流失了很多血,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机体没有足够的血液向组织细胞运送物资,就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如果失血量超过身体总血容量的45%-50%,会很快导致死亡。其次是有效的心排血量,心脏是我们人体的泵血器官,如果发生心肌梗死等疾病,虽然我们身体的血液总量没有减少,但因为心泵功能障碍,血液不能被心脏泵到组织器官中,细胞就会出现缺血、缺氧,表现为心源性休克。还有就是血管张力的问题,比如有的患者在输注青霉素时出现过敏反应,血管张力降低,引起血管广泛扩张,这时虽然总血量没有减少,心脏功能正常,但血液瘀滞在扩张的血管里不能参与有效的循环,就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所以血液量、心脏和血管,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患者休克。休克早期,机体往往是先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此时患者神志可以清楚,但常烦躁不安。如果失血性休克患者不能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心源性休克心梗患者不能及时疏通阻塞血管改善心功能,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不能及时使用肾上腺素缩血管而改善血管张力,休克就会加重进入中、晚期,患者心脑的血液供应也不能保证,就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有生命危险。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和昏睡,严重的意识障碍为昏迷,还有轻度、中度和重度昏迷的区分。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也有很多原因:比如颅脑感染、脑缺血、脑出血、脑外伤、肝性脑病、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安眠药重度、心律失常等。以上原因导致患者脑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引起脑细胞代谢紊乱,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可能同时合并有休克,也可能没有休克。
总的来说,休克的患者早期可以是神志清楚的,严重的休克可出现意识障碍;而意识障碍的患者也不一定都存在休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本报记者 秦昕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