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城市落户要“量”也要“质”
发布时间: 2021-04-22 09:06:30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透露,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顺利实现。

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是2014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目标之一。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36%左右。随着“1亿人落户目标的实现,到2020年底,这两个数字分别提高到“60%以上“45.4%”。在此过程中,国家和各地先后出台了多项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有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国家层面不仅要求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增加落户规模,也要求其他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或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同时,各地也主动提出城镇化率具体目标、加快推进户籍改革。这些举措推动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显著增长。不少原来在城市的非户籍人口,得以在城市落户生根;对相关城市而言,也因此拥有了更稳定的人力资源、消费力等。

二是强力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比如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让农民与村集体资产松绑,实现承包地宅基地等权益的持有进城、有偿退出等机制更灵活,消除了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又如,在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相关政策也在及时跟进做好进城农民权益保障。

实现“1亿人落户目标不是工作终点。相比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率,未来我国城镇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需要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当务之急是,在的基础上提,在住房、就业、入学、养老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提升新市民落户后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 董晓飞】


0.2291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