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朔州市应县农业农村局按照中央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划全县农业生产发展,积极开展春耕备耕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工作。为此,本报记者专访应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尹式平。
记者:2020年上半年中,应县在稳定粮食生产中取得了哪些成绩?在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尹式平:据统计,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01.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3万亩。
为了大力发展本地有机旱作农业,应县农业农村局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巩固1个省级有机旱作农业青、尖椒封闭示范片;二是新建1个市级有机旱作农业黄芪封闭示范片,示范面积1200亩。
记者:应县在积极争取农业项目上做了些什么?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具体又做了哪些工作?
尹式平:今年上半年中,应县农业农村局通过省市农业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和投资,目前已成功申报了两个农业项目:一是南河种镇产业强镇项目;二是应县省级现代农业黄芪产业园项目,正在申报应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方面,今年建设任务是2.7万亩。初步设计已经完成。
深化农村改革工作,应县主要抓了两项工作。一是土地确权。截止到目前,全县292个村的确权工作已完成,已完成确权面积879732.97亩,已完善土地承包合同数58198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全部打印,已经发放到农户手中。数据已汇交入库,汇交数据已上报农业部。全县已经通过省和市级验收。
2020年,全县将土地确权证书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发放率为100%。继续进行土地确权“回头看”工作。回头看重点如下:一是因农户正常的死亡和新生,以及家庭内部的分户,导致确权证书变更频繁。二是因土地流转程序的不规范(口头流转),导致农户与农户之间矛盾凸出。三是家庭成员上交农业税的不均匀,导致家庭矛盾凸出。
二是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目前发放村级291个、组级29个和乡级12个。
记者:应县在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具体做了哪些?
尹式平:一是加快农村改厕步伐,今年改厕任务3000座,重点对已建成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和集中处理设施的村,推进水冲式厕所改造,目前全县已建成594座。
二是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把全村作为先期改厕示范村。由村“两委”成员带头,筛选一批建成的典型户、示范户,打造示范典型,起到引领示范宣传作用,进一步带动、引导周边村庄群众积极完成村庄污水治理和改厕任务,提高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记者:应县在“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方面完成的如何?抓好抗旱保春播工作进展的又怎样?
尹式平:今年应县计划完成20个“三品一标”认证,认证面积40000亩。目前,已开始组织认证工作,已申报1个有机认证、4个绿色认证。
今年以来,应县降雨偏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对上半年春耕春播影响较大。为全力做好抗旱保春播保丰收工作,应县农业农村局以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2020年抗旱保春播保丰收工作方案》,针对旱情,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强化农技服务;二是强化水利服务;三是强化气象服务。
记者:应县是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农产品精深加工情况如何?
尹式平: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今年朔州市分配给应县任务为150人。目前正在制定培训方案。同时搞好农业技术的专题培训,并聘请省农科院两名专家,指导全县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目前在电视台进行两期讲座。夏季将在田间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
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通过大力培育发展龙头加工企业,推动农业由生产型向市场型转变。目前,我县酿品、乳品、肉制品等产业集群,今年前5个月完成销售收入为275201万元。
记者:在强化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方面,应县的完成情况如何?
尹式平:按照上级农资打假的有关精神,上半年中,应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安排,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结合疫情防控深入农资经销部门和乡村开展农业综合执法活动。目前,检查农资门市31家,签订农资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承诺书30份,检查化肥经销商8家,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8份,出动执法车辆286车次,执法人员730余人次,抽查玉米品种125多个,检查兽药门市10家,签订兽药经营门市承诺书8家,截至目前没有发现问题。
在脱贫攻坚的决胜年,应县狠抓特色农业扶贫工作,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多种蔬菜、杂粮、中药材,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搞好对接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四问三宣一推动”工作,解决贫困户所求。
记者:下半年应县农业农村局有什么工作计划?
尹式平:有六项工作计划:一是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投资,全力实施有机旱作农业、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增强农业生产潜力。
二是抓好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全局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好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重点是做好蔬菜病虫害防治、大田作物爆发性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指导工作。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继续抓好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工作,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二是抓好种粮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增强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三是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四是抓好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保障农民权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
五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搞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和对接帮扶工作。
六是做好农业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