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原平大地,瓜果飘香,丰收在望。
首届中国原平果商大会历时一周,丰富多彩的活动、研讨、洽谈及赛事吸引了省内外客商和数万名群众参与,规模之宏大、人数之众多、热情之高涨、效果之显著堪称历史之最。
大会开幕式上的云胜锣鼓、凤秧歌等地方文艺瑰宝的集中展示,为嘉宾呈现了一场文化大餐和视觉盛宴;大会期间,果品基地采摘活动吸引了300 余名果商和各界领导参加;果商采风及果品展销活动,销售额达到130 万元;果商研讨会,邀请了果商代表、专家学者,商界人士、网络服务商等,就梨产业形势、储运与保鲜、果品产业走向、电商平台营销等进行了充分探讨,与京东、淘宝、万裕优创3 家公司进行项目签约;研讨会上,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代表,围绕农业、文化、电商、汽车、新能源等行业领域,进行了主题演讲、项目推介和深入交流;共和国百位将军书法展为期两天,充分展现了原平籍将军和原平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造诣;自行车公开赛,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50 支车队参加,总参赛人数多达1000 人;特别是面食文化节独树一帜、亮点突出,百人削面、千人吃面的活动场面令人震撼。5 天时间里,大合唱、广场舞、朗诵会、青歌赛、旗袍展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使整个果商大会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原平果商大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原平人民热情好客的人文本色和深厚浓郁的文化底蕴,展现了原平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和美好形象,坚定了全市干部群众聚力发展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擦亮了“原平果商”这一享誉全国的金字名片。
以会为媒,
“原平果商”登堂入室
8 月20 日,首届中国原平果商大会在原平市中心的范亭文体广场体育场隆重开幕。来自全国的300 余名原平籍果商代表、200 余名全国商界精英、20位外国驻华使节、200 余名有关领导、200 余名专家学者与原平市四套班子领导、一线职工代表、城乡干部群众共同参加了盛大的开幕仪式。
果商大会除了开幕式以外,还包括果商采风及果品展销、果品基地采摘与康养服务中心考察、产业研讨会、果商研讨会、面食文化节、共和国百位将军书法展、文艺表演、全国自行车邀请赛等活动。
通过这次果商大会,原平市请回来的是高层次的成功人士,每个人都是一个资源节点,同一领域、不同地域的成功人士在家乡搭建的平台上交流碰撞,诞生了诸多的产业新方向、商业新模式。这次果商大会,也确实留下了不少东西,弥补了原平的创投短板,为本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也吸引外地项目向原平聚集。
8 月26 日是本届果商大会的最后一天,原平市政府在黄河京都大酒店4楼多功能会议厅举行签约仪式,12 个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66.5 亿元。原平市委书记李贵增,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志强和原平市四套班子领导等出席签约仪式。以“果商大会”为契机,原平市与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山西远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至诚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志诚纤维素有限公司等12 家企业,分别签约了山西鑫毅盛达酥梨栽培项目、山西远持田园综合体项目等12 个项目,总投资66.5 亿元。其中,一产项目3 个,总投资21.8 亿元;二产项目9 个,总投资44.7 亿元。
以会为媒,擦亮“原平果商”的金字名片,对于全市林果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原平经济的腾飞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原平果商,
走南闯北纵贯华夏版图
原平果商,始于同川,兴于新发地,享誉全国。同川地处原平市东南,这里是四面环山的丘陵山区,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梨果种植历史悠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春风吹进山沟,勤劳俭朴的同川人带着自己产的酥梨走出大山,方兴未艾的果品市场接纳了他们。同川人尝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从传统的种水果卖水果华丽转身,成为贩运水果、批发水果的果商大军。
原平商人自豪地说:“人民大会堂开会所用的水果,都是由我们原平人提供的。”
事实正是如此。一个县级市的果商占据了中国果品市场约四成的份额,从业人员达到4 万多人。仅在北京新发地果品批发市场,原平市果商就占到90%以上。原平商人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书写着新晋商的辉煌。这在中国果品领域被称为“原平现象”。
伴随着上世纪80 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同川梨乡也悄然骚动,部分不安本分有胆量的梨农走出了黄土坡,做开了倒贩梨果的小本生意,走南闯北,搭起了南果北运、纵贯华夏版图的水果购销经营大舞台,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原平果商由单一经销梨果变成了香蕉、蕉柑等20 个品种的多品种大营销;由一汽车、单车皮的小型倒贩,变成了坐飞机南下,整货轮、整专列,万里长征海陆空齐上阵大规模运销;由仅限于穿越省界的贩运批销,变成了奔走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飘洋过海的国际商旅。
又经过20 年风雨洗礼,原平同川果商大军,队伍更加壮观,观念更加开放,经营更加现代化。目前,原平市在国内外从事果品经营的人员达4 万人,麾下营销大军高达40 多万人,覆盖全国10 余个省(市、区),年跨国营业额达3500 亿元以上,占到全国果品营业额的38%。特别是营销产业链延伸到大面积承租东南亚国家土地,建起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园区。据称,在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承包种植的香蕉、莲雾、芒果等园区面积达300 万亩,从而形成了种植、生产、收购、运销、批发、零售全产业链,并融入了科技等现代化元素。
1988 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伊始,原平果商看到了商机,开辟了原平果商立足北京、面向世界的新天地。原平果商通过北京新发地,实现了“买全球、卖全国”,连接全国,沟通世界。
明末清初,晋商足迹曾远涉海外,而今,来自山西原平的果商,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他们已牢牢掌控了全国香蕉批发市场70%的份额,打造出一个庞大的香蕉帝国。从晋北走出来的农民,凭借卖梨起家,进而形成庞大的贩运大军控制全国香蕉批发市场,让人为之惊叹。但是问起成功秘诀时,原平果商一致表示:是吃苦加智慧成就了今天。
搭台唱戏,
打造原平果商的精神家园
勤劳智慧的原平人民,既是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更是在改革开放中大胆探索的创新者。上世纪80 年代初,原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搭台唱戏”,通过“搭台唱戏”激活了市场,繁荣了经济;唤醒了原平,唱响了全国。
“搭台唱戏”,是原平人民的首创,是原平人民精神宝库中最鲜明的标识。新的原平市委班子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广泛开展“问政”活动,征集发展良方,为制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在今年2 月1 日召开的原平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李贵增作了《“搭台唱戏”再出发》的报告,会议作出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搭台唱戏”再出发的决定》,会议吹响了新时代原平人民再出发、再奋进的进军号。
一次“问政”彰显了市委问计于民的广阔胸怀;一个“搭台唱戏”再出发吹响了催人奋进的战斗号角。
2 月2 日,即农历腊月二十八,原平市委主楼前矗立起一座铁牌楼,顶部灯箱上赫然印着七个大字:搭台唱戏再出发。以至高的站位、开放的姿态再一次冲击着人们的眼球,醒目打眼,入脑入心,直击心扉。
这次果商大会,是原平市委、市政府搭起的一座大平台。
8 月3 日,首届中国原平果商大会新闻发布会在素有北京市“菜篮子”“果盘子”之称的新发地隆重举行。原平市委书记李贵增在致辞时表示,“政府搭台果商唱戏”,就是为了继续传承原平果商文化,凝聚原平果商力量,放大果商的团队效应和辐射作用,是原平市委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当下发展进程作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规划,既表明了原平市委建设新原平的决心,也是原平新时代“搭台唱戏”再出发的多项举措之一。
以果为媒,为果商服务、为果商搭桥、为果商保驾护航。晋北历史名城原平市吹响了“搭台唱戏”再出发的新一轮发展号角,助力原平果商在新时代里不断迈上新台阶,着力把家乡打造成全国原平果商的精神家园。
忻州市农业农村局供稿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