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网湖,等候鸟儿,跨山越海,乘着云烟来。
每年秋冬季节,当寒风渐起,万木凋零之时,网湖湿地却迎来了最为生机勃勃的时刻——候鸟云集,万鸟齐飞,演绎着一场场生命的奇迹。
网湖湿地,是大自然的馈赠。地处长江与富水交界的下游地带,是淡水湖泊与泛水沼泽的完美融合,拥有四大湿地类型,被誉为“鄂南明珠”,已设为“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国际重要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近千种植物中,有粗梗水蕨、细果野菱、龙舌草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0种;千余种动物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4种,红色名录极危动物5种 、濒危动物7种、易危动物11种。网湖湿地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宝库”。
秋冬季的网湖湿地,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枫红、竹黄、杨金,深浅不一的色彩从山顶至山麓的墨绿山林中逐渐渲染开来,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芦花随风飘起,如梦似幻,为这湿地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在这里等一场日落,你会看到湖水映染晚霞,候鸟翩飞,整个画面美得如同油画里的世界,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网湖湿地不仅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以其丰富的生物成为候鸟们的乐园。说起鸟儿,网湖资深守护人郑和松,神采飞扬,如数家珍。网湖湿地共有鸟类268种,占全国鸟类总数1505种的17.81%。有白鹤、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10种,小天鹅、白琵鹭、白鹇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55种。107种水鸟是湿地的精灵,近五年每年越冬数量超8万多只,种类和数量均居湖北省前列,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网湖湿地不仅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身天堂。一大批珍稀濒危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飞来,在这里安营扎寨,度过寒冷的冬天。各种鸟儿或戏水于粼粼波光中,或休憩于漠漠滩涂,或翻飞于茂密芦苇丛,或翱翔于灿灿暖阳下,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网湖的候鸟,承载着生命故事。当候鸟们千里迢迢飞来网湖时,它们不仅是为了寻找一个温暖的栖息地,更是为了完成一场生命的迁徙。这场迁徙,是对生命坚韧与执着的最好诠释。候鸟们在迁徙过程中,要面对无数未知的挑战和困难,但它们依然坚定地向前飞翔,只为到达那个心中的目的地——网湖湿地。
在网湖湿地,人与鸟和谐共处,共同演绎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湖面上烟波浩渺,远山如墨,水波与岸石相击发出悦耳的声响。堤坝沿路,绿树成林,水草肥绿,渔民们忙碌地网鱼,农人们晾晒着新稻,孩子们与狗在桔园里逗耍,而候鸟们则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这些候鸟不仅为网湖湿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和观鸟者的天堂。他们带着相机和望远镜,静静地守候在湖边,只为捕捉那一个个精彩瞬间,享受那一场场视觉的盛宴。当晨光初照,湖面泛起层层金波,候鸟们或低头觅食,或振翅高飞,那画面美得令人窒息。在这里,候鸟们找到了栖息的家园,人们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里,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典范,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宝地;这里,成为了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保护区。这片湿地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与自然的伟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湖湿地的保护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热爱自然的生物学研究生,陈村刚刚考入网湖湿地保护区。她说:“从小在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长大,近距离接触自然,感受生命奇迹,在网湖看到候鸟飞翔,心中充满激情。”
网湖的候鸟,是这片湿地的灵魂与象征。它们用翅膀丈量着天空的高度,用歌声诉说着生命的故事;而我们,则应该用心去聆听它们的声音、去感受它们的美丽、去领悟它们的智慧。
在网湖,人候鸟,鸟如约。鸟与人一起,见证岁月流转,见证生命奇迹。人应该坚守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之心,让这份美好与和谐永远延续。
就在网湖,等候鸟儿,望尽天涯,风雨也不改。(镇咸勇)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