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谨防新型诈骗“手机口” 拒当“沉默的帮凶”
发布时间: 2024-09-05 17:01:48    来源:本站

如果有人告诉你,使用手机号码拨打电话就可以坐收丰厚报酬,你会心动吗?

如果看到“零门槛,不用说话就可以轻松赚钱”的兼职广告,你会相信吗?

……

警惕!这是“手机口”诈骗的陷阱,如果铤而走险,最终必将酿成大错,悔恨终身。

近日,长治市上党区法院就审结两起这样的“手机口”诈骗刑事案件,被告人小秦(化名)、小马(化名)分别以“手机口”方式帮助诈骗团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最终二人均被认定为诈骗罪的共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年四个月的刑罚,均并处罚金。

为赚快钱充当“手机口”,帮助骗子团伙“云诈骗”。两个案件中,被告人小秦、小马均是在获知有“手机口”这样的轻松赚钱的方法后,在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情况下,为谋取非法利益,在多处分别利用本人或他人的手机卡,通过将一台手机的QQ与上线诈骗分子的QQ进行语音通话并打开外放,另外一台手机拨打上线诈骗分子提供的不特定对象的手机号码后开免提的方式为诈骗分子搭建通话桥梁,帮助诈骗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犯罪活动。

在被告人小秦、小马的帮助下,上线诈骗分子顺利与不特定的社会群众取得联系,并冒充京东客服、淘宝客服等身份,循循善诱,在不知不觉中引被害人落入陷阱。其中,被害人万某因接听小秦的电话,被他人冒充京东客服诈骗六万余元。被害人彭某因接听小马的电话,被他人冒充中通快递客服诈骗八万余元……被告人小秦、小马分别非法获利一千余元、四百余元。

上党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小秦、小马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配合他人拨打电话帮助实施诈骗,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予依法惩处。最终,二被告分别被判处了有期徒刑,违法所得也均予以追缴,二人不仅钱没赚到,还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与诚信,追悔莫及!

法官提醒:近年来,随着“断卡”行动不断向纵深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空间被不断挤压,不法分子手段翻新,开始“另辟蹊径”,通过网站、社交软件,利用他人实施“手机口”诈骗。要做到“三不”:不要轻信轻松赚钱的兼职陷阱,避免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不要随便向他人提供身份信息、银行卡、手机卡等,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不要盲目遵从“客服人员”的操作指令,应第一时间向平台核实,如有异常应立即报警。 王静 张娇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2248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