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高校行政成本影响因素与管控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6-25 16:49:42    来源:本站

  摘要:行政成本是影响高校管理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影响高校行政成本的因素,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加强高校行政成本管控的策略。希望本文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和借鉴,以提升高校行政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行政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探索科学高效的解决措施,助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管理;行政成本;现象;管控策略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精力,用于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社会生产生活输送了大量高质量人才。为了保障高校的可持续性运转,最大程度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行政管理工作,管控行政成本,体现高校教育的优势和价值。

一、高校行政成本影响因素

  高校行政成本涉及多种影响因素,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行政成本支出[1]。第一,行政职能因素。行政职能体现了高校行政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和功能,与行政成本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不同类型的行政职能产生的行政成本不同。在高校行政部门职能不断扩充的当下,行政成本将随之上升。第二,行政能力因素。行政能力与高校行政部门的工作方式和员工素养息息相关。如部门以及人员的履职能力较强,则可以有效把握高校发展的局势以及各项资源的科学分配,在消耗较少资源的情况下完成工作任务;反之,则会增加行政成本。第三,管理制度因素。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从招标采购、职务消费、绩效评价三个角度增强行政成本支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避免资金浪费,提高行政效率。第四,监督机制因素。缺乏监督制度的管理工作会失去约束性,无法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监督工作是对行政工作进行把控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工作目标的高质量完成。第五,支出预算因素。科学的支出预算能够建立完善的行政支出标准,避免行政成本浪费。

二、加强高校行政成本管控的策略

  (一)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只有当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主动自觉地按照相关的工作规范开展工作,保证行政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高校可以组织行政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活动,与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人员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成本意识,保证行政管理的有效性[2]。行政人员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并结合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客观事实管理行政成本,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行政成本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步骤选择恰当的管理办法,认识到恰当的工作方法在行政成本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作业成本法在间接费用较多、作业链较长的业务工作中有着更加良好的管理效果;而完全成本法更加强调一致性,在单位整体和主要业务活动中的应用更加频繁。
  (二)优化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影响着行政成本管理工作,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教育职能和行政管理需求调整财政预算制度,为行政成本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高校可以结合实际工作内容以及需求建立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制度,并要求各个部门严格执行,借助支出定额标准高质量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在行政成本管理中发挥基本作用,管控行政人员和相关资产。高校需要落实财政预算刚性约束,规定行政部门在日常工作和管理过程中可以支配的资金和资源。如行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客观需求需要变更预算、提升工作成本和资金支出,产生额外支出的项目需要按程序审批,判断项目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项目确实会对高校的发展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和相关效益,则批准,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另外,高校可以采用零基预算和部门预算的方法,弥补“基数+增长”预算编制方法在支出层面造成的缺位和越位现象,科学评估行政部门各项支出安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合理性,降低基数依赖,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精简高校内部机构
  高校应在保证行政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精简机构,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适当削减间接管理部门,从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成本支出。此时,高校可以从现有的师生数量入手,合理确定行政机构数量,撤销可设可不设、职能交叉重叠以及当前无存在必要的行政机构,合并职能少的行政部门。
  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明确行政部门分工,通过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实现行政工作效率的提升,降低行政成本[3]。高校应明确行政部门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寻找其中与其他部门工作的关联,在沟通和协作中完善行政成本管理的协调、执行、监督等各项工作。为了增强部门协作的有效性和便捷性,高校可以搭建沟通渠道,实现相关信息、数据、资料的共享与传递。
  (四)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监督管理机制可掌握行政成本具体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成本管理问题,调整工作方法,将有限的行政成本应用在更加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中,高质量管控高校行政成本。
  高校可以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将行政成本相关信息同步给其他部门,使高校的发展建设情况更加透明。为此,高校可以完善官方网站建设,在其中设置多个板块,详细地展示行政管理信息。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建立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结合行政成本管理工作内容为相关岗位设置相应的工作职责。监管人员需要定期检查高校行政成本的支出和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成本管理问题,监管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问题所在,从根源入手解决问题,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利用失误惩戒机制引导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和标准要求工作,尽可能减少行政成本管理的失误。
  (五)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高校行政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高校可以积极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借助技术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现阶段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作理念,将其应用在行政成本管理工作中,提升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程度,科学分析并处理高校行政成本数据,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高校应结合行政成本管理工作的需求配备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从人事数据、资产信息、后勤信息等多个层面全面收集行政成本数据,建立数据集成平台和数据库,深入挖掘信息数据,了解行政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薄弱环节,方便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问题研究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行政成本管理工作时,应使行政人员树立全面的成本管理意识,调整现有的预算管理制度,通过精简内部结构的方式减少行政支出,提升行政机构的运转效率。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掌握行政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行政管理工作中,从多个角度加强行政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徐前胜
参考文献:
  [1]夏雪.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改革方向[J].山西青年,2024 (1):57-59.
  [2]侯开文,王焕尚.高校多层次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及应用[J].会计师,2023(22):133-136.
  [3]雷津.高校成本核算难点及建议[J].西部财会,2023(12):26-28.(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  王大元】

0.2323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