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主题出版工作对各专业出版社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描述了各专业出版社主题出版工作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并从出版社内部管理的视角,为专业出版社实现主题出版工作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及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主题出版;专业出版社;建议
主题出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出版领域的贯彻与体现。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和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等集中开展的重大出版活动,其基本作用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动员全社会团结一心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篇章。近年来,主题出版发展强劲,推出了一大批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当代中国日新月异发展的伟大实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1]。做强做优主题出版,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专业出版社责无旁贷。
一、发挥专业特长,主题出版取得重大成就
(一)宣传党的政策,紧跟重要时点
专业出版社要明确出版物的党性和使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专业出版社策划出版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主题出版物。例如,党的二十大召开、改革开放4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经济科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中国经济改革简史(1978-2023)》等主题出版物。这些主题出版物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因其紧扣时代热点,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二)确保专业性,积累开拓选题
专业出版社深耕厚植,积累了丰富的专业资源,出版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根据各年度公布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通知,近年来选题申报数量持续上升,其中专业出版社的立项总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立项总数占比趋于稳定,主题出版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
(三)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出版物“走出去”
优秀主题出版物走向世界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具有积极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的《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入选经典中国、丝路书香工程,被翻译成英文、法文、韩文等五个外文版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中国人的饭碗——“五力”读懂中国粮食安全》等图书的外文版推广,正是出版社不断拓展国际传播渠道,积极推动主题出版物“走出去”的有力抓手。
二、现阶段专业出版社主题出版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越来越多的出版社认识到做好主题出版的重要意义,但是仍有一些专业出版社对主题出版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未形成主题出版制度。有的专业出版社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制定主题出版规划方面缺乏全局视野和整体规划。二是缺乏激励机制保障。有的专业出版社对主题出版的策划出版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编辑部门在组织落实选题出版方面没有相应奖励。三是缺乏必要的组织支持。主题出版对作者、编辑、印刷出版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有的专业出版社资源配置不足,不能保障主题出版物的顺利出版[3]。
(二)专业优势和出版特长挖掘不够,未形成品牌
一是缺乏具有特色的主题出版选题。一些专业出版社专业优势和出版特长未得到充分发挥,行业资源挖掘不够,未形成特色的系列产品线,主题出版选题不成体系和规模。二是主题出版存在趋同性。三是主题出版的创新性有待提高。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主题出版需要匹配现代化的媒介叙事能力才能更加鲜活地展现出版物的内涵。部分专业出版社在这方面的转型速度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一些主题出版物社会影响力、经济效益不明显
一是一些专业出版社的主题出版物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部分主题出版选题学术性较强,因此走进普通大众视野的机会不大。二是市场化运作乏力。一些专业主题出版物宣传推广不力、市场化运作乏力,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不理想。三是部分专业出版社缺乏持续性作品补充及持续性营销。
三、发挥自身优势,做好主题出版
(一)提高政治站位,进行顶层设计
一是领导重视,扎实推进。专业出版社应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工作,“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将主题出版作为重点板块,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成立专门团队负责策划、编辑和营销运作,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全力予以支持。
二是提前谋划,倒排工期。专业出版社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出版资源,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坐标,明确目标任务、路线图和时间表。主题出版的部分主题是可以预见和确定的,出版社可以提前对此进行部署和策划。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确保项目实施。首先,建立激励机制。对于主题出版项目,出版社要在资金上予以保障,成本上予以兜底,分配上、评优评先评奖上予以倾斜,以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可实行扁平化管理,集中出版社精兵强将协同作战。
(二)凝聚一支位居学科前沿的权威作者队伍
邀请权威作者进行创作是重大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近年来入选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作者大多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优质的作者在选题方案的制定、结构设计、内容撰写、进度把控甚至营销宣传方面都能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在项目成稿、图书出版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项目的圆满完成[4]。
(三)历练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视野开阔的骨干编辑队伍
编辑人才是主题出版质量的根本保障,优秀的编辑团队是做好主题出版的重要基础。每一部优秀作品的问世,都是作者与编辑密切合作、共同创造的成果。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视野开阔的骨干编辑队伍,有助于主题出版项目的顺利完成。以项目培养人才,在干中学、学中干,这样经过历练的编辑队伍,才能在出版过程中准确把握图书政治导向,专业处理图书内容,配合作者推出质量上乘的佳作。
(四)开发系列产品,形成特色产品体系
大力开发系列化主题产品,形成具有特色的产品体系。策划主题出版项目,事前要针对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展开深入学习研究,策划与专业相关的主题出版选题。
新时代新征程,出版业肩负着通过发展主题出版弘扬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优秀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专业出版社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不断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王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1-3.
[2]范广红.2021—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立项分析:基于出版单位的视角[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4-03-18(T11).
[3]周蔚华,熊小明.做强做优,实现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主题出版内容解读与思考[J].中国出版,2022(7):25-31.
[4]本刊编辑部.中宣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2022年主题出版六方面选题重点[J].中国生漆,2022(1):55.(作者单位: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王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