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6-21 15:24:53    来源:本站

摘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蕴,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十分值得挖掘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提炼长征精神的内涵,分析其主要内容,挖掘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从内化于心、显化于物、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惠化于人五个方面探讨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充分发挥长征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砥砺奋斗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大学生;长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路径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长征精神依然历久弥新,弘扬长征精神,解读其精神内涵,挖掘其时代价值,探究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让长征精神成为引领大学生思想、指引大学生行动的不二法宝,形成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合力。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解读

伟大的长征精神跨越时空,这种红色基因需要代代相传。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用汗水和鲜血走出了自己的长征路,在新时代,高校要带领大学生学习好长征精神的内涵,助力大学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克难制胜的力量之源,长征不只是一次路程上的远征,更是一场理想信念的远征。在两年长征途中红军面临了恶劣天气、粮食短缺、敌人搜剿以及内部矛盾等困难,穿越了最为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这一代人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接续奋斗,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二)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是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红军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湘江战役的惨胜直接导致了“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领部队在完成任务被俘后,为了不影响红军的战略部署,毫不犹豫的扯断了自己的肠子而壮烈牺牲,展现了他“宁断肠不断脊梁”的牺牲精神。正是千万个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视死如归才有了革命最终的胜利。

(三)实事求是的科学实践精神

在长征初期,红军因为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正确的军事路线而节节败退。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伟大的遵义会议,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集中地解决了最迫切的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也正是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这都是中国共产党离开共产国际的帮助后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体现。

(四)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红军在长征中面对如此艰苦的外部环境,依然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他们顾大局、促团结的崇高觉悟和一切为了革命的集体主义精神。一方面,红军将士秉持大局观,服从上级安排,付出生命也绝不影响红军部队的整体战略,尽最大的努力为革命保存力量。另一方面,红军拥有严肃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军队纪律,这也使得他们能够一次次绝处逢生,以严肃的纪律和团结的精神为长征的胜利积聚力量。

(五)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长征胜利的基石。在长征过程中,党领导红军始终秉持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情怀,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实现了军民一家亲。红军进行长征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逃出敌人的包围圈。红军长征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开辟前进道路。长征的胜利既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红军艰苦卓绝的奋斗,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党和人民的团结一心,铸就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二、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阐述

(一)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爱国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能为人生道路指明奋斗的方向,爱国是每个青年应刻在骨子里的使命。长征时期红军战士始终抱着革命必胜的信念、怀有爱国之心,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激励,新时代的青年重任在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复杂因素的交织,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甚至缺失的情况。弘扬长征精神能坚定大学生爱国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成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股力量,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奉献史。无数革命先烈怀着为中国革命献身的崇高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光和热,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枝加叶。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自觉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社会无私奉献。在长征精神的熏陶下真正成为一名有理想、肯奉献、懂付出的新时代好青年,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奉献自我的美好品质。

(三)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实事求是的品格

实事求是是一种优良品格,红军在长征途中接连受挫,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作出决策,长征才得以圆满结束。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青年们易受浮躁氛围的影响,导致有部分学生热衷于追名逐利、做事浮于表面。因此,应在高校积极开展长征精神的宣传教育,让大学生自觉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脚踏实地。同时,大学生也要自觉主动的从当前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助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集体主义的观念

长征精神是万众一心,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长征中红军严明的纪律、团结的精神帮他们完成了这次远征。当前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细化,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既要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又要有团队合作能力,这就需要学校注重利用长征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引导他们摒弃个人主义,帮助大学生感悟长征中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有利于锤炼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素质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时代青年使命在肩,但这一代人成长于新时代,没有吃过苦,也少了许多生活的艰辛,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更要加强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锤炼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用长征精神引领大学生主动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在应该艰苦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和享受。只有领悟并践行长征精神,才能让大学生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三、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内化于心:融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

学校要想发挥好长征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需要教师将长征精神的内涵以及价值嵌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长征精神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学习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例如,长征沿线上的高校可以将地方特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之中,将长征故事与理论课学习相结合。学生在课下收集一些有关长征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制作成PPT,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一同完成长征精神的内化于心。

(二)显化于物:打造宣传长征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打造高校宣传长征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是让长征精神显化于物的一个重要手段。长征精神只存在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宣传条件,如学校宣传栏等。将课堂文化与校园文化充分结合,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同时,将有关长征精神的标语、诗词、故事等张贴在教学楼走廊、宣传栏和公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长征精神的熏陶,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

(三)固化于制:优化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增加新内容

长征精神的融入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在高校要弘扬好长征精神就需要优化学校课程管理制度。高校思政课教师拥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他们是课程的主导者,因此学校要联合思政课教师共同发力优化课程。一方面,要定期安排思政课教师进行备课,以弘扬长征精神、传承长征文化为主题,教师之间也要多交流教学方法,将长征精神相关内容增加到思政课教学中。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更新教学管理制度,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四)外化于行:组织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好长征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得到真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长征精神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化于心、文化环境显化于物、课程管理固化于制后也要用校外社会实践来深化,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好长征精神。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重走长征路”的暑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寻访红色教育基地、红军长征纪念场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追寻红色遗迹,让学生在情境化现实体验中感悟长征精神,在实践中品味和感悟长征精神。

(五)惠化于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好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惠化于人,让学生真正的把长征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在实践中学生将红军长征那段光荣历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活中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弘扬和践行长征精神;在与人相处中秉持团结同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习上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自觉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与同学们一同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汇演活动等,在基层服务中经受历练,使长征精神惠化于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2).

[2]习近平.在宁夏固原参观将台堡三军会师纪念馆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肖凤蕾 周婷婷




【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张峰瑞

0.2335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