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 ——有力有序有效推广“千万工程”经验
发布时间: 2023-08-03 10:19:24    来源:本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20年实践证明,“千万工程”只有以业为基,才有持久生命力。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省委书记蓝佛安在省委常委会主题教育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交流研讨会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特’‘优’方向,依托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特色专业镇和乡村e镇,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加工制造、休闲观光、旅游康养、工美文创、光伏新能源等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我省有力有序有效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全省各地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抓手。
  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前途宽广、大有可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重要发源地,地貌多元、气候多样,是名副其实的特色农业资源大省,素有“小杂粮王国”“优质粮果带”等美称。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就要坚持聚焦特色、一以贯之,探索符合山西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紧密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当地老百姓种植养殖习惯等实际,因势利导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另一方面,深挖地域生态和文化价值,避免同质化竞争,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土特产”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当其时、恰逢其势。大同黄花、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每一种山西特色农产品从乡村走进市场,背后都有一条产业链,除了种、养之外,还有包装、物流、销售等诸多环节。只有不断延长产业链,在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形成一定规模,把相关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才能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更多地留给农民。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发展更多“苹果村”“木耳乡”等特色专业镇、特色专业村,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努力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路径,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要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并结合我省实际创造性转化到“三农”工作实践之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以实际行动扛起新使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形成全省上下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走出符合山西特点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繁荣之路,推动“千万工程”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熠熠生辉。王璐


【责任编辑 董晓飞】

0.2575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