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2023年消费投诉十大热点。
热点一:商品质量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一是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标明的质量状况;二是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三是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失效变质,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热点二:售后服务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一是商家不履行国家规定、自己明示或与消费者约定的三包义务;二是商家无故拖延、无理拒绝履行三包义务。
热点三:食品安全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一是食品包装不规范,不符合食品标签标识要求;二是商家销售非法添加、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食品;三是食品广告、外包装含有虚假夸大内容,对消费者存在误导。
热点四:服装鞋帽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一是服装做工粗糙、开线、掉色、起球、缩水、面料成分不实;二是鞋类开裂、脱胶、断底;三是经营者不兑现服装鞋帽的退换承诺、不履行售后义务。
热点五:合同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一是商家未按照约定的内容或期限履行合同;二是商家利用预付费形式侵害消费者权益;三是合同设置霸王条款,减轻商家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
热点六: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一是消费者接受服务后未达到约定的效果或出现过敏反应;二是消费者办理的充值卡因商家搬迁、转让、停业无法继续消费,产生的退费纠纷。
热点七:虚假宣传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商家通过虚假、夸大等形式宣传商品,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
热点八:通讯产品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一是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类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二是产品在三包期内出现问题,商家推脱售后服务;三是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商家临时加价。
热点九:教育培训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一是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拖延开课;二是消费者与培训机构之间的退费纠纷问题。
热点十:交通工具类投诉
主要反映问题:一是商品主要部件存在性能故障,无法正常使用;二是商家不履行三包承诺;三是商家强制搭售贷款、保险、装饰等。(本报记者 贾升亮 通讯员 王栋 李哲)
【责任编辑 李佩瑶 实习生 闫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