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布时间: 2023-08-01 08:59:42    来源:本站


摘要:地图被誉为教材的“第二语言”,不仅是初中地理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进一步丰富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初中教师提高教学成效的制胜法宝。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地图是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优化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策略,主要有:培养学生地图意识及用图习惯;教师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学校重视教具使用,增强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地图教学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除配套的地理教科书外,地图也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学会正确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学生不仅要利用地图获取相关信息,还要通过阅读和使用地图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地理学习能力[1]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使用地图

(一)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直观教具。《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能够阅读和提取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并利用地理信息说明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所以,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意识也十分重要,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讲授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指向标,使学生初步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使用地图,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地图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程的研究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必要时可以借助地球仪、地理挂图、景观图等教具,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部分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初中生难以产生深刻的印象。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利用地图开展教学能够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由抽象转为具象,将地形、地势通过颜色、线条、比例、距离等形式表现出来,初中生通过观察地图能够对地理环境形成大致了解,并在脑海中形成初步印象,使地理知识更加直观、更易理解。另外,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可以虚拟地探索世界各地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等内容,形成独特的学习体验,这种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地理知识。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及用图习惯

为提高初中地图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使用地图的意识至关重要。对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兴趣驱使下提升学生对地图的关注度、认知度,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及用图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各种地图进行绘制、分析、使用等,不仅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一大体现[2]

第一,注重对学生读图意识的培养。事实上,教材上的图像类型十分丰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这些图像进行阅读分析,让学生形成“心中有图”的地理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读图的意识,让学生看到地理教材或其他书籍时会第一时间对相关图像进行阅读分析。

第二,注重对学生用图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图习惯。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爱看图片的偏好,围绕地理地图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炼地图中蕴含的知识信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用图习惯。例如,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假如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利用地图更快、更便捷地找到目的地。这里学生就需要用地图作向导,根据指向标辨认方向,根据比例尺推算距离,等等。

(二)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为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革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地理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3]。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地理教学的创新优化。

第一,加强情感教育。长期以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一直过于重视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而对情感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部分地理教师局限于教材,过于关注地理事实,强调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而对地理情感方面的挖掘则相对缺失,教学课堂不够生动活泼。对于初中生来说,部分初中生尚未形成强烈的学习目的性、学习动机,因而兴趣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驱动力。所以,教师必须加强情感教育,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深入了解气候变化、能源问题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情感。

第二,推进互动式教学。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地理知识传播渠道得到极大拓宽,学生可通过多种不同途径学习地理知识技能。鉴于此,教师应该转变身份,一改以往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在地理教学课堂开展互动式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认知水平[4]。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计小组讨论、小组研究和小组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和学习。

(三)重视教具使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第一,充分运用地图和图片教具。地图是一种独特的地理“教科书”,教师应当利用好各种地图,包括教学挂图、地图册、课本附图等,提升地理地图教学效果。地理教材中也有丰富的地图内容,这些地图可使地理教学变得更直观、更具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

第二,动手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自行设计和制作各种地理教具、模型,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地理学具,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应当对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学生给予极大肯定,还应将有个性、有创意的作品在全班乃至全校展示,并收藏至教师的资源库,为日后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素娟.形象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遥感图象在地理教学中的判读应用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

[2]赵红雯.探究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J].新课程(中学),2018(12):41.

[3]王奇.浅谈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J].才智,2015(32):88.

[4]秦永飞.探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21:1041-1042.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八中学)

陈建海



【责任编辑:周伟】

0.2493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