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众多院校都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的就业率能够持续增长,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众多高校和企业的关注和重视,要对各层资源实行整合和优化,使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出现实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概况
“订单式”培养的概念主要是学校根据企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对人才实行全方位培养,同时作为教学的基本根据,使人才与企业能够零距离衔接,寻找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使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紧密相连。为了能够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高校应严格依照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了解企业的需求、管理和运作模式,以便针对企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要求
要想良好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予以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举措来解决问题,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在校企合作环节中,应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和相关制度,使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落到实处。就高校整体发展来讲,学校应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从校企合作企业层面来讲,企业需要与员工之间签订指定协议,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同时企业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使学生可以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学业并进入到企业开展工作。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重要性
(一)人才培养与企业融合。对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教学设备比较陈旧,教学观念也不能与现代化发展相匹配,应不断优化和改进,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文化知识,应在专业技能上多下功夫。第二,人才培养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但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能够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改善。
(二)节约成本。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就了解到企业文化和具体的管理内容,使人才能够提前对岗位有所了解,节约大量资金,使学校与企业有效融合,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激发学生主动性。在高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目标,依照企业的现实发展要求塑造自己,不将考试作为唯一目标来完成学习。
四、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考核不全面。在目前发展中,“订单式”人才培养评估是企业和学校双方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在目前评估考核中,仍存在很多弊端,企业评估并不能达到基本要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问题。在校园评估中,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考核,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出现理论和实践不均衡的情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情况,无法为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二)校企合作不深入。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训管理阶段,学校应与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和合作,可以签署相应的协议,使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实施。在具体工作上,要不断优化教育方式,使合作落到实处。如果学校忽视校企合作,不能将职业教育看成是重点,只是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就会失去“订单式”培养的优势,无法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面临招聘不足等问题,而学生也无法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
五、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有效策略
(一)注重评估考核。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大多都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企业为主要部门,在就业的基础上开展办学的模式。在此阶段,企业的地位非常关键,有很大影响力,应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指导和考核,保证符合岗位基本要求。同时企业要做好筛选和淘汰工作,掌握管理流程,使学校与企业良好衔接。需要注意的是,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订单式”人才培养不断做出调整和优化,为企业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建长效机制。在校企合作阶段,要加大优化企业工作人员的合作与沟通制度,使校企合作深入发展,展现出互动性,学校应经常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依照企业的发展状况,让教学设计更加全面,确保学生能尽快参与到实习环节中。与此同时,企业和学校应对自身责任和义务予以明确,针对不匹配合作计划的情况要及时予以调整,学校要定期让教师参与到企业的活动中。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定期到学校进行调研和考察,使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加大交流,尤其是针对网络平台的创建,让学生、教师和企业人员有更全面的了解,告别原来传统的学习形式。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在高校教育发展中是一项重要内容,能够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同时可以对各项资源实行整合和优化,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依照社会发展规律,高校与企业之间最大程度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黄勤英,张海全.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22,38(6):111-113.
[2]邓丽.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之特色[J].人力资源, 2021, 000(018):116-117.
(作者单位:泰国格乐大学国际学院)
赵红岩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