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重视调查研究,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之路
发布时间: 2023-07-13 11:33:23    来源:本站


摘要:调查研究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和培养调查研究式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它既可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也能是我们改造世界的方法手段。实践基于认识又反作用于认识,正是由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信念,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在艰辛的探索中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调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方法论;世界观;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点,是必须始终坚持的革命品质和优良传统。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调查研究则是决定党能否做好一切工作、敢于自我革命的关键所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过去十年我党取得的伟大成就并部署了未来工作的整体规划,既强调了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又明确了要秉持这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在中央发布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工作方案》一文中,再次点明调查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必要联系,要以调查研究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坚持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

群众路线既是我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首先摸清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并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进行革命的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不能缺少农民的支持,农民也不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将两者的力量相互结合,星星之火才得以燎原。调查研究就是要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呼声,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才有可能获取全面的和深刻的认识,提出科学的对策和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情映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政党的政策理论是否可以推广出去且行之有效,并不仅限于这一政策本身有多深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根本的在于可供人民接受理解的空间有多大。因此,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干什么。”想人民之所想、答人民之所惑。放弃人民立场就是背弃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如今,我们正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倾听人民的声音,了解人民的诉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关于人民的现代化,解决人民的难题,发展人民的利益,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初心,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与创造,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才能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之路。

二、坚持实事求是,发展中国特色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即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情况搞清楚了,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独立自主和实事求是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思想和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回顾我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历程,邯郸学步带来的后果是对列强依附程度的加深,对西方现代化无效的重复性仿造,最终只会将自身陷于无限的恶性循环之中。

资本主义现代化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现代化的成果由少数人享有。然而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并没有现成的现代化模版予以参考,理论和现实也双双证明了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只有置身于西方的文化环境中,才能探清西方现代化的来龙去脉,发现其中的客观规律,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任何成果的培育都离不开适于它生长的土壤,移花接木就会造成南橘北枳的局面。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科学地解决自身实际问题。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人口众多、基础薄弱,以“四化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凡是符合自身发展的就是具有特色的,“自己”就是最大的特色,将“自己”展现到极致就是表达特色的最佳方式。当前,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已经开启,前进道路上风险与机遇并存,新老问题并存。越是情况复杂时,越需要有定力和决心将调查研究进行到底,进而破解自身发展的难题。随着中国力量在世界的快速崛起,完善中国模式、塑造中国形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三、坚持问题导向,建构自身话语

自我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向内寻求并解决问题特殊性的关键所在即要坚持调查研究。矛盾的出现和解决,是破解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密码。懂得并善于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经验总结和制胜法宝,因此才得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百年发展历史中踏平荆棘,取得一次次的成功,创造一个个的奇迹。

不同于西方“内生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是以资本为驱动的现代化,资本积累加速发展了欧洲早期资本主义,也由此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因此,资本既是起点也是终点,资本导向就是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逻辑。而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复兴密不可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经济政治的复兴,更是文化文明的复兴。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起点并不相同,滋养现代化发展的土壤也毫无相同之处。伴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现代化”所带来的影响也必将是全球性的,它也将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多元化、全球化特点的过程。其实,“无论西方还是中国,无论早发还是迟到,其实现手段、发展路径和最终结果,都无可避免的彰显各自的文明的基因与历史胎记,无不各具特色,共同构成工业社会、工业文明的多元形态。”不同的问题对应不同的药方,中国与西方是不匹配的“病灶”与“药铺”,我们要做的是在审视西方现代化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为建构自己的“现代性”话语体系注入一切有益文明成果,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

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发展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件事物能够独立于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要想全面整体的把握事物的多方面认识,首先必须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与多样性。只有以系统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如果忽视联系的客观存在,则会导致发展的失衡。

坚持系统思维要求我们既需要全局观念,也需要重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系统性工程,同时涵盖了人才、党建、民生、科技、教育等多方面领域。既有经济建设作基础保障,也有法治建设作根本保障,还有民生建设作兜底性保障。国家统筹各方面同步但不齐步发展,仍将经济建设摆在整体战略规划的核心地位,并创造性地将其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强调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注重经济发展的方式、目的、路径选择和价值导向的优化实现。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人民诉求,协调好短期与长期目标,处理好主要和次要矛盾,及时调整政策适配的合理空间,做好夯实基础、创造机遇的两手准备。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征程中,“调查研究”的本领更是不能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20.

[2]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学习时报[N].20111121.

[3]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446.

[4]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学习时报[N].201597.

[5]刘春田.知识产权制度与中国的现代性.法治日报[N].201266.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N].2015125.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化楠



【责任编辑:周伟】

0.1365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