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的势头下,我买了一盒昂贵的麻六记毛血旺,实话实说,食材是可以的,作为预制菜,色香味都挺好的,如果价格再便宜点的话,我一定会回购的……”作为一名美食吃播重度爱好者,太原市民赵女士表示,以前自己总是买一些像酸辣粉、螺蛳粉、泡面之类的速食食品,随着预制菜的出现,可选择的美食多了,幸福感也是与日俱增。
近年来,在新消费形式推动以及冷冻技术的进步下,具有方便快捷、种类丰富等优势的预制菜站上了新“风口”,持续走俏市场,为广大消费者营造出一个极具烟火气的新潮生活方式。
享受红利期迅速崛起
有人说餐饮企业面临了两次竞争,第一次是外卖,第二次就是预制菜。
什么是预制菜?预制菜是指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等辅料,经净化、切分、调味烹饪、熟制、包装、杀菌等全部或部分工序及不同工序顺序的预制处理,并在一定条件下贮运,可即食和非即食的菜肴等食品,包括预制菜品、预制汤羹、预制餐食等。
过去三年,预制菜风头正劲,一时无两。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在餐饮选择上追求高效便捷的同时,愈发重视品质和安全;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导致餐饮从业者不得不考虑店面租金、人工成本、食材成本的“三高”难题,纷纷踏上转型创新的道路。
“受疫情影响,线下堂食不稳定,外卖的口感又总是觉着差点意思,预制菜对我们这些喜欢美食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不二之选。”95后小吴坦言,自己毕业后一直独居,但苦于工作繁忙且厨艺不精,只能经常点外卖。随着五花八门的预制菜相继上市,就算是四菜一汤也是手到擒来。
时至今日,像小吴这样的年轻群体,正充当着市场消费的主力军,这也导致预制菜产业的壮大势不可挡。
迈入品牌化非常关键
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预制菜行业,试图在市场饱和前分一杯羹。但也因为入局门槛较低,鱼龙混杂的预制菜市场又孕育出大量不知名的预制菜品牌,这让消费者大伤脑筋,一些人只好选择驻足观望。
“一份剁椒鱼头129,我买这个是疯了吗?这个价钱在很多不错的饭店都能够吃到啊,既不用自己张罗,还不用洗碗。”在太原市长风街沃尔玛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预制菜专区,消费者的口碑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人认为预制菜方便快捷、简单易上手,也有不少人抱怨其价格昂贵、菜量不足、味道欠佳等问题。
毛血旺、酸菜鱼、水煮鱼、佛跳墙……如今,市场上预制菜的种类几乎覆盖了各大菜系,但真正让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预制菜品牌却屈指可数。正如盒马CEO侯毅在一次行业峰会上指出“预制菜好吃才是王道,但至少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产品并未达到要求。”
“现在的预制菜包装是越来越花哨了,看得确实美味诱人,可谁知道包装里面的究竟是什么呢?图片是不是仅供参考……”品牌信任感的缺失,也正是目前大多数消费者极为关注的事。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最大质疑就是他的健康性。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预制菜都有点咸,很多预制菜含“钠”量惊人,有的甚至达到每100克食物中含钠1000毫克以上。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钠不超过2000毫克,而吃一份预制菜就接近建议标准,显然如果一天吃两三份预制菜,再加上其它食品,钠摄入量就将严重超标。
事实证明,预制菜产业若想常青不倒,还需要深耕细作,只有努力打造健康、绿色、环保、美味的精品品牌,才能让消费者更好地接纳它。 本报记者王洋
【见习编辑 孟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