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则“95后空姐转行陪诊师月入过万”的新闻在网络中引起不小的热议,引得不少消费者对这一职业关注了起来。陪诊师究竟是怎样一个职业?是炒作还是确有必要?日前,记者进行了相关走访调查。
情感需求催生陪诊师出现
顾名思义,陪诊师就是陪伴病人看病就诊的人员,具体来说,可以帮助病人挂号、带领病人寻找各科室位置、协助病人操作自助设备、听取问诊记录、代取报告和药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全程安抚病人、陪伴倾听其诉求等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陪诊师的出现其实主要基于病患者的情感需求,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他们当中许多人的子女并不能常年陪伴在身边,独自去医院的话经常不是找不到位置,就是不会使用各种机器,让远在其他地方的子女很是担心,陪诊师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此外,不仅是老年人,许多年轻人也表示:“独自在外打拼,一旦生病其实内心是很孤独的。”因此,陪诊师在专注业务的同时,更重要的也起到了一个病患家人的角色,让大家感受到一定的温暖。
针对这一职业,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是怎样的呢?记者采访了部分消费者,多数受访者表示对陪诊师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这个确实挺好,至少外地人去不熟悉的环境看病,有个人陪着能安心很多。”“我不一定会需要陪诊师,但是这一职业应该是很温暖的职业,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会很及时。”“有些检查比如无痛胃镜之类的是必须要有人陪的,特殊情况下请一个陪诊师也是可以的。”
陪诊师收费如何?
记者进行了相关搜索发现,在太原市也有提供陪诊服务的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陪诊、出院转院、陪体检、代买药、代取体检报告等。记者咨询了最普通的陪诊服务,收费为200元/次,具体服务内容包括诊前沟通了解病史,提前帮助挂号,检查项目全程陪同、确定科室,合理规划看病流程,就医协助、传达医嘱,看病结束后转达医诉、提醒用药等,一般服务时长约为4小时左右。此外,在一些提供“尊享”陪诊服务的机构,还有全城免费接送的项目,消费者可以在家等着陪诊师上门接送,此类型的服务收费约为300元/次。
也有部分受访消费者表示了一定的顾虑:“可以接受花钱请陪诊师,但是陪诊服务的质量如何呢?如果只是普通的护工就没有请的必要了,希望陪诊师能多少懂一些专业知识,消费者可能会觉得钱花得更值。”针对此问题,记者也咨询了部分提供陪诊服务的机构,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其陪诊的人员均是医院休班护士,一方面对医院位置结构熟悉,另一方面对看病各项注意事项、化验报告等都比较了解。”
陪诊职业兴起,亟待规范发展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陪诊师这一职业也越来越被人重视、招聘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在招聘网站中,记者看到,陪诊员、陪诊师等职业的招聘数目不在少数,在太原市,职业陪诊师的薪资显示4000—10000元不等,而兼职陪诊也达到了3000—4000元之间。此外,陪诊师的招聘也有一定的要求,受聘者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了解疾病分类、科室划分、检查检验等医疗基本常识,并且要熟悉本地各大医院的专科优势及专科专家,有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或医护人员优先考虑。随着职业需求量的增加,一些培训机构也开启了陪诊师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还会发放陪诊师资格证,但记者了解到,此类型证件尚只属于机构承认。
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人社部公示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陪诊师”这一职业尚未被收录在内。但在2020年6月,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9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对“社群健康助理员”的工作内容描述为:为社群成员提供健康探访、体检、就诊、转诊等代理或陪护服务;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缴费、取药、办理住院手续等协助服务。其工作职责与陪诊师的工作范畴有诸多类似。因此,业内人士表示,陪诊师这一职业未来有很大发展前景,但不是没有门槛,反而对其专业化、正规化的要求更高,明确服务流程、收费规范,才能更好地让消费者接受,这需要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余嫱
【见习编辑 孟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