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洗脑宣传难招架 事前承诺难兑现 婚介机构营销套路难防
发布时间: 2023-03-14 17:56:07    来源:本站

近期,多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多家婚介公司存在误导消费行为,且在约消费者到线下门店面谈时,通过“疲劳战术”轮番劝说数个小时,导致最后支付少则数千元、多则达数十万元的入会费;付款前不允许消费者查看合同;口头承诺与合同内容多有不符……对此,记者近日对部分婚介机构的营销套路进行了调查采访。

轮番游说诱导付款

口头承诺不签合同

记者采访了多位涉及婚介维权的消费者,并加入了一个有400余名遍布全国各地维权消费者的QQ群。记者入群后发现,每天都有新人入群,众人反映的婚介机构误导其交入会费的方式别无二致。

胡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婚恋网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后,工作人员邀约她去门店面谈。面谈时,她表示会费太高,自己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对方立即表示她可以用信用卡支付,并表示一直为她服务到结婚为止。

“当时,几个人轮番游说,我的脑子处于‘短路’状态。付款后收到一份制式合同,红娘拿出最后一页催着我快速签字,完全不让你有考虑时间,最终交了2.88万元会费。”胡女士说,她回到家看了合同才知道服务期是7个月,并非当初承诺的一直服务到结婚为止。

无独有偶,刘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她在某社交平台上留言后收到了某婚恋公司工作人员的私信,要求去线下门店聊聊。刘女士说,进店后,“红娘连续和我说了近四个小时,我多次强调要回去考虑一下,但红娘一直软磨硬泡,并开始洗脑式宣传,承诺服务不限期限、不限人数,直到我满意为止”。

“我认为费用过高时,对方立即表示可以分期付款。”刘女士告诉记者,最后她支付了1.58万元会费。春节后,红娘原本安排刘女士和一位男士见面,结果临时通知需要再见一位,到店后又说中间需要再插入一位。最后,仅一下午时间,刘女士就被安排见了3个相亲对象。事后,她看了合同才发现是3个月的服务期限、介绍5位相亲对象,这才意识到仅一下午已经消耗掉3个相亲名额。


记者亲历婚恋公司门店

先签合同才能看条款

为深入了解婚介公司的套路,2月21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某婚恋网客服,向对方了解入会及会费等情况。工作人员要求记者留下个人手机号,称具体业务介绍会安排“红娘”对接。随后,红娘吴女士联系到记者称,具体情况需要到门店详谈,电话里说不清楚。

2月22日,记者应约前往。到店后,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进入了一个小隔间,随后吴女士便拿来一份表格要求记者填写,并询问是否携带身份证件。

记者看到,表格中涉及多项个人隐私,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职业、工作单位、个人收入、财产状况、家庭成员等信息都包含在内,下方则是择偶要求。记者称,目前想先了解一下入会的基本情况,是否可以不填写以上个人信息?吴女士称:“所有的客户来了以后,我们都要先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及对另一半的诉求,然后才能谈下一步。正常的话,我们还需要核实你身份的真实性。”她介绍说,入会会员都需要进行证件审核。

无奈之下,记者选择性地填写了部分信息。吴女士查看后,对于没有填写的部分又进行补充了解,记者只能含糊其辞。

吴女士说,公司会为入会会员每个月安排1—2次相亲,记者询问入会会员相亲的成功率,吴女士表示:“网上是有统计过的,但就我个人的工作习惯来说,并不太愿意说这些。我们服务的项目是人的情感,不想拿数据去作比较,我们的服务讲的是人情。”

沟通中,应记者要求,吴女士拿出一本册子,并称不能拍照,册子上有不同的入会价格,吴女士推荐记者选择1.98万元的套餐。记者要求先查看合同,吴女士予以拒绝,并表示入会交钱后可以给合同和收据。当记者表示需要回去考虑下并与家人商量后,吴女士称,如果因价格原因需要考虑,可申请优惠。随后,她多次询问记者有什么顾虑、要考虑多久、多少钱可以接受、有几成概率会再回来选择……一系列问题让人难以招架。

最终,记者表示需要慎重考虑,借故离开。

婚介行业须加强监管

记者调查发现,在投诉平台及社交平台上,关于婚介机构的投诉高居不下。不少消费者投诉称:在红娘前期不断的洗脑式宣传下交了费;得到“一定帮用户脱单、服务到结婚为止”等承诺后交了费;不交钱不给看合同,交钱后收到的合同和此前承诺的并不相符。

针对当前婚介机构存在的问题,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对记者表示,不少婚介公司口头承诺与合同严重不符,通过虚假陈述、隐瞒真相的方式,使消费者产生误认、误购,是比较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

胡钢表示,按照《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格式条款内容要做到公平合理,经营者要尽到显著的提醒义务和充分的说明义务,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要加粗提示。“婚介公司要求消费者先付款再看合同的行为,已涉嫌强制消费,以先付款后提供合同的方式来‘强压’消费者,这种合同应是无效的。”

胡钢认为,从长远来看,婚介行业需要进行系统化治理,对一些市场规模较大的婚介机构,更应强化监管。此外,婚介机构也要不断加强行业自律,为消费者提供规范服务。     王小月




【见习编辑 孟丽君

0.2579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