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清徐经济开发区是非公企业发展集聚区。近年业,该区党工委将基层非公党建与产业链培育紧密结合,坚持把非公党建工作贯穿到产业链发展全过程,着力把党组织建到“链”上,把先锋力量汇到“链”上,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构建“党建链+招商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模式,引领非公经济组织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发展优势,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强龙头,组建“党建链”
太原市清徐经济开发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党工委始终秉承“抓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依托美锦、梗阳、亚鑫等龙头企业非公党组织,本着“生产经营拓展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延伸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原则,围绕“煤-焦-气-油-新能源新材料”等10条煤化工产业链,全产业链条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园区“党建链”,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开发区层面,成立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兼任非公党委书记的组织体系,统筹开展园区非公党建和经济发展工作。在企业层面,龙头企业成立党委1个、党总支2个,大中型企业单独成立党支部17个,小微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7个,244名党员(含预备党员25名)带动园区全产业链1.64万名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立足本职岗位,保证产品质量,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效益。在项目层面,坚持“有党员抓组建,无党员抓发展;有组织抓规范,无组织抓指导”,有序推进新建项目党建工作,将390名流动党员纳入园区内非公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建设常态化,推动党建工作的整体联动、合力推进。
延链条,拓展“招商链”
一是党建招商补链强链。成立由非公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将企业非公党组织相关负责同志纳入组织体系,并成立综合协调、宣传推介、招商引资、法务论证、项目推进等5个专项工作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全力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演进,实现规模集聚发展。二是非公组织互联互动。依托各行业和各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优势,聚焦园区内企业“要什么”“缺什么”问题,按照招商图谱,选定目标企业,接洽项目先从党组织对接入手,主动“走出去”,热情“请进来”,将“党建+招商”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链条”。三是链上服务解忧解难。非公党委建立助企纾困联动机制和常态化入企帮扶制度,构建链上企业反映、非公党组织吹哨、职能部门报到工作流程,细化落实“三必三化”工作举措,仅今年三季度已集中解决28件疑难杂症和堵点难点问题,用“辛苦指数”换来企业的“幸福指数”和项目的“效益指数”。
建集群,赋能“产业链”
一是从思想上转型升级。加强产业链政治建设,通过领导宣讲、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方法,引导链上单位的党员和职工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从组织上凝心聚力。“党建链”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政企协同、产业协同、企企协同作用。园区非公党组织指导链上企业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按期换届、党员发展等基础工作;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中小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人才双向培养等机制,把企业骨干人才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骨干人才;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深入生产一线参加劳动,把守初心担使命践行到具体行动中,为社会多作贡献。三是从行动上换挡提速。在“党建链”的强力保障和“招商链”的大力支撑下,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协调作为内生特点、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根本目的,持续不断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园区产业延链建群,园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