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催生了一大批以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做好对这一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使其有效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格局成为新形势下两新党建的新课题。
难题怎么解、怎么破?临汾市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组织“筑家”、阵地“暖家”、服务“管家”全力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双向奔赴”。
组织“筑家”强引领
“我已经5个月没有参加过党日活动了,最近一次还是过节的时候在村党支部参加的,支部书记还批评我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这是我第一次在城里参加党日活动。”一名快递小哥说出了心里的“小秘密”。
2022年,在临汾市开展的快递物流行业党建“五个一”示范建设行动中,临汾市按照“管行业就要管党建”原则,根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类型,分别在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快递、物流2个行业党委,并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形成了“工委抓总、行业负责、部门联动、街道兜底”的工作体系。集中力量狠抓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通过“点上”抓组建、“线上”抓延伸、“面上”抓兜底,稳步推进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目前已组建企业、分支机构、基层网点等党组织74个,帮助新业态企业“安家”,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党员“回家”。尧都区针对辖区外卖企业党员数量少的工作实际,以群建促党建,在“饿了么”等外卖重点平台企业尧都分支机构组建工会组织。
阵地“暖家”稳保障
“以前都是坐在街边的石墩上、靠在电动车上休息一会儿,现在可以到驿站落脚休息,还能免费打水,给手机充电,让我们这些终日奔波在外的人有了归属感,心里美得很!”一位正在驿站休息的快递小哥难掩内心激动。
针对新就业群体“出门在外、没着没落”的烦恼,临汾市积极行动,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增设服务功能,在全市建设了500个“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以市、县、街道、社区(村)四级党群服务中心为中心节点,辐射“小区驿站”、工会爱心驿站、楼宇党建工作指导站、商圈客户服务站及部分公司服务场所的“暖新服务阵地集群”,全部配备饮水机、急救药箱、充电设备等硬件设施,提供休憩、学习、咨询、上网、充电等十余项暖心服务。同时组织人社、司法、卫体等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入驻驿站,针对性地提供劳动就业、法律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多层次、广覆盖、实用化的“暖新服务阵地集群”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乡宁县增设触摸一体机滚动播放学习资料,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学习。浮山县设立“微心愿”征集发布墙,满足新就业群体诉求,让“小”场所彰显“新”温暖。
服务“管家”促治理
“从来没有想到,我们这些送快递的、跑腿的,也能参与到社区‘主事’,为我们快递员说话了……”。社区联席会后,一名快递小哥满脸洋溢着兴奋。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临汾市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引导快递物流从业人员向街道社区党组织报到,纳入流动党员党支部进行管理。社区“大党委”吸收快递物流企业为委员单位,参加社区联席会议,并聘请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党员代表为兼职委员,共商社区“大事小情”。同时,发挥快递物流从业人员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熟悉地形社情的职业优势,引导他们担任“流动”网格员,充当起城市治理的“移动探头”。今年以来,发现上报社会治安、疫情防控等风险点和薄弱点726个。蒲县将新就业群体纳入“道德银行”积分管理对象,并按照流动党员、工会会员、青年志愿者等进行分类积分管理,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临讯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