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润娥)12月11日,记者从山西省肿瘤医院了解到,由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承办的肿瘤病理专委会学术会议海外专场在线上召开。来自海内外的200余名病理学者参加会议,共话肿瘤诊疗创新发展。
该院院长马晋峰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病理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肿瘤分子分型、免疫及靶向治疗是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的热点,各位专家带来了病理诊断等方面的学术前沿和最新研究动态,将会进一步加深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促进我省病理诊断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术会议由该院病理科主任郗彦凤主持。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血液病诊断学主任,肿瘤中心血液肿瘤诊断首席专家何旭华教授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y-Maximizing the bridge and collaboration”为题,阐述了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和转化研究,讲述内容突出,层次分明,同时通过与会讨论环节,拓展血液恶性肿瘤诊疗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血液恶性肿瘤的认识。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谈东风教授展示了胰腺INI-1缺陷型癌及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两例病例,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子等多方面对此病例的鉴别诊断进行了归纳总结,让与会学者充分了解了INI-1缺陷型癌及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相关鉴别诊断,也启发了与会学者对于日常工作中病理诊断工作的思考。
布朗大学病理学和临床检验医学张存仙教授,以“High-grade endometrial carcinoma: from morphologic to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为题,系统梳理了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的形态学特征以及其从形态学到分子的分类,提高了大家对此类肿瘤的认识。
据了解,会上,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王华敏教授、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病理系药锦娟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病理系,肿瘤病理学杜明清教授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为与会嘉宾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大会最后,山西省肿瘤医院王晋芬教授、徐恩伟教授作总结发言,表示此次会议加强了国内外病理医生之间沟通,使大家对肿瘤病理诊断最近进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未来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和科研方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