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擎旗奋进知识产权强市新征程
发布时间: 2022-11-03 10:26:32    来源:本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这对我们做好未来一个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对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

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不断释放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也是落实我市助推全省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摆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位置,把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列入重大改革任务清单和先行先试事项,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今年8月份数据同2020年底数据比较,有效发明专利增长1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8%,有效商标注册量增长1.5倍;地理标志商标实现县县破零,达到7件;获中国专利奖1项、山西省专利奖7项、专利转化省级资助1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从无到有,今年前9个月为5家企业使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850万元。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对标先进省市、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差距。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有力有效的举措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生活,加快促进建设我市“1+5”现代产业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以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工作助推我市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创新就是第一动力,激励知识产权创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创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坚持创造是源头的发展定位,筑牢知识产权全链条发展的根基。要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发力,规划知识产权“一盘棋”。紧紧围绕我市“六大战略定位”和“1+5”现代产业体系,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促进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体系,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激励政策供给,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要结合晋城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晋城市支持知识产权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市政府、山西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共建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市。加大对创新主体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予以相应的资助,推动创新主体围绕核心技术、主导产品加大发明专利的挖掘和提炼,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硬核”实力。激励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发展前景良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的“倍增”,推动形成更多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群。

二、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加速器,要做到三个“抓好”,实现三个“促进”,做活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文章。抓好地理标志培育,促商标品牌提升。紧盯我市“6+3”特优产业,以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为抓手,把地理标志同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提质强基、品牌建设、产业强链、能力提升四项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抓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知产”变“资产”。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促进银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效对接,加强“政银企”跨部门协调联动,切实推动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扩面上量。抓好专利转化专项行动,促产业效能升级。围绕我市煤层气、光机电、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或专利池,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

三、创优一流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着力点。把营商环境优化与知识产权保护二者结合起来,坚持先行先试,将知识产权保护绩效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要求有效落实。开展“双打”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着力构建诉调对接、裁调对接、人民调解、跨区域合作、专项行动、案卷评查六项保护机制,多元化解纠纷,形成尊重知识产权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有关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作用,加大维权援助力度,努力维护创新者合法权益。落实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实施六项举措,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靶向性、精准度。加强政策与服务供给,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切实解决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方面的“痛点”和“堵点”。指导企业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建设。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探索完善快速确权、维权方式,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综合执法机制、打好“组合拳”,最终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知识产权管理。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全过程,是决定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水平和保护效果的关键。要立足全市产业发展布局,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现知识产权规范、协同、主动、高效管理。要坚持谋划在先,画好“路线图”。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围绕我市光机电、煤层气、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开展专利导航试点工程,面向产业集聚区、行业和企业,实施一批专利导航试点项目,优化专利布局,构建支撑产业(企业)竞争力的专利储备。要坚持试点先行,种好“试验田”。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充分发挥晋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利用开发区新兴产业集聚优势,探索建立布局合理、特色优势突出、示范作用明显的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有效发挥知识产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的作用。要坚持重点推进,把好“关键点”。引导企业标准化管理知识产权。引导重点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动企业在并购、股权流转、对外投资等活动中加强知识产权资产管理。

五、构建便民利民体系,保障知识产权服务。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将人民群众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创新活力是否得到有效激发,营商环境是否得到有效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得到有效推动,作为检验知识产权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打通市场运行链条、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有力支撑。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聚焦知识产权主营业务,培育具有示范带头效应的品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高水平优质服务机构落户晋城,形成知识产权各类服务有机衔接、相关机构互动发展的格局。强化知识产权服务监管。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非正常专利申请监管,打击恶意商标申请代理行为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提升队伍素质。要打造六支队伍,强化行政管理队伍、行政执法队伍、维权援助队伍、服务指导队伍、仲裁和人民调解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六支队伍素质,适应新形势知识产权工作需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知识产权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增强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持之以恒推进知识产权各项工作,书写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晋城市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慧杰



【责任编辑:周伟】

0.2563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