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闭幕,回想几日来观看大会盛况和专题学习会议报告的情景,仍心潮澎湃、精神振奋,但其间的一个小插曲引发了我对中小企业政治建设的思考。那是在观看大会开幕盛况时,儿子向我问道:“爸爸,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我的儿子只有十岁,还处在懵懂的年纪,但他的问题直指人心。我自然不用回答他,但我感觉到,和他抱有同样疑问的也许还有我公司勤劳质朴的员工和众多跟我一样摸索前行的企业管理者。于是,我从自身管理经验出发,结合对我国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展望,就中小企业政治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中小企业的使命担当
大多数人对企业的认识停留在“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上,尤其是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的确,盈利为目的是企业最根本的特征。中小企业由于能力有限,在市场上生存下去是首要目标,很难有余力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愚以为,把问题认识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如果企业不能在新时代发展道路上找到自己的职责使命,企业将很难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当不断提升政治觉悟,让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总路线相符合。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跃因素,也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一方面,拥有众多高质量中小企业不仅代表着地区经济的活力,也是城市魅力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城市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基础,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而这些必须通过优秀的中小企业来实现。部分发展较好的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扶贫济困、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在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中小企业离不开国家坚强有力的支持保护,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也应时刻牢记职责使命,要把自身的努力方向统一到国家发展路线上来,这就对企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鲜明要求,广大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切实抓好政治建设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更好地担当起使命和责任。
二、中小企业政治建设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不乏大力开展政治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优秀案例,但同时也要看到,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政治建设方面较为薄弱。
(一)管理者自身政治修养不足
部分管理者存在专业知识缺乏、目光短浅、格局有限,对党和国家不够信任,未能站在政治高度看待企业经营问题,无法跟上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脚步。在经营管理中,仅从市场竞争和企业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把自己定位于“生意人”,思想观念表现为利益导向,认为挣钱是唯一目标,提升政治素养、承担社会责任与自己无关。甚至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还存在“炫富”等被群众诟病的现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相比其取得的短期经济利益,企业家所需的政治素养还相差甚远。
(二)政治教育缺位
一些中小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经济效益,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严重忽视。即使开展了相关工作,也仅限于形式化的会议和工作中空洞乏味的说教。对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会议精神的传达方式过于循规蹈矩,未能通过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对国家政策和企业命脉问题主动关心。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工作理念长期停滞不前,无法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供职的企业以及所在的行业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继而不能激发使命感、责任感和政治学习内生动力。
(三)专职政工队伍缺乏
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是却忽视对于专职政工岗位的设置和专职政工人员的培养,甚至部分中小企业从未设立思想政治工作机构。这导致在政工方面本就薄弱的中小企业进一步缺乏政治引领,以至于在决策层面难以保证足够的站位支撑,无法在发展的道路上找准方向,从而陷入发展死胡同。
三、新时期中小企业政治建设思路探究
对于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而言,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推进政治建设工作,势在必行。作为其中一员,经过相关学习探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谨提出如下对策。
(一)提升管理者政治素养
企业管理者自身的政治素养对企业的政治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不断自我提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政治过硬带动团队政治提升是对中小企业管理者当下的迫切要求。
中小企业主要清醒认识到,私营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在市场上获取利益的行为从根本上讲也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其他经济体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没有本质区别。要时刻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信心信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致力于成长为有眼光、有能力、有情怀的高素质企业家,自觉担当起做好中国企业的使命和责任。
(二)优化工作方法
加强企业管理中的政治引领。充分借鉴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模式,建立标准化党建活动室,常态化开展政治学习,充实组织生活,使员工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提升政治素养。企业管理者在推进工作时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枯燥乏味的弊端。要与员工增强互动,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到党史、国策中的精神内涵与企业发展以及个人成长息息相关,帮助员工真正从组织生活中汲取到力量,从而激发员工政治素养提升的内生动力。
为促进企业政治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在员工考核中,可将政治表现作为重要考察项,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考察情况与薪资挂钩,在企业管理中形成政治引领的鲜明信号,激励员工加强政治学习,从而形成政治过硬的团队。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交流培训活动,不仅企业管理者要参加,也要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友商的帮助,加快企业政治建设步伐,在政企良性互动和企业相互促进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三)健全职能机构
政治建设工作得到有力有序推进,成立专职机构是必然要求。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做到部署周密、职责明晰,这样才能保证将工作落到实处。中小企业人力财力有限,成立专职机构有一定难度。但管理者要认识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
专职政工机构建设可先从专业人员培养开始,企业管理层要牵头参与,并选派政治过硬、态度积极、作风严谨的员工参加,取得资质后作为专职政工机构的班底,逐步推进工作,一步步将机构搭建起来。部分中小企业受财务状况及人员数量所限,短时间无法建立专职机构,可请求地方党组织协调,与其他情况类似的企业合并开展工作,共同建立临时政工机构,合力聘请专职人员指导政工建设,共同开展组织生活,直至自身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条件。
当前,中小企业政治建设虽面临诸多困难,但通过自身积极探索和国家的正确引领,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篇章。广大中小企业将争相汇聚到党和国家引领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洪流中来,切实肩负起“为民所用,为社会服务、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职责使命。
作者系长治市焱鑫机动车安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 正
【责任编辑 李佩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