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破题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芮城县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融合治理为抓手,打造群众身边的“红色服务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有力增强党组织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凝聚力,推动两新党建全领域提升、全区域建强。
突出“固本强基”,“新行业”汇聚“大合力”
一是抓实组织建设,推进有效覆盖。建立健全动态台账,深入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全覆盖摸底,摸排出新业态企业(物流、快递、外卖、互联网行业)44个,从业人员1132人,党员34名。依托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方式,共组建物流行业党支部7个、快递行业党支部2个、外卖行业党支部1个、互联网行业党支部1个。二是建强党建队伍,实现有效指导。对党员人数少的新业态企业,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方式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共选派8名党建指导员入企开展工作。党建指导员第一时间主动上门开展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现场对党组织组建流程进行答疑解惑,指导新业态企业逐步开展党的工作。三是理顺体制机制,做到有效管理。两新工委牵头抓总,非公企业党委、物流行业党委、物业行业党委、互联网行业党组织、城镇社区党委“融合联动”,建立“两导六联”管理模式,即党建指导组组长引导、党建指导员全程指导,党员联训、活动联办、制度联建、阵地联创、服务联动、信息联通,有效破解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力量分散、沟通不畅等问题,开创“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两新党建工作新局面。
突出“暖心服务”,“新场所”彰显“大关怀”
一是精心打造暖“新”服务阵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10个社区设立“爱心驿站”,不仅提供喝水、热餐、手机充电等生活服务,还提供书籍报刊阅读、政策咨询、观影休闲等服务,把服务阵地建到新就业群体“家门口”。二是细心制定暖“新”关怀政策。注重日常关爱,定期开展免费送健康、送温暖、送法律等服务,在物流运输行业中开展服务规范、作业规程、绿色环保、车辆安全驾驶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三是用心营造暖“新”便利环境。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中的难点堵点,党组织定期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征集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协调物业、社区等资源有效解决落实,有效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推动问题解决中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影响力。
突出“创新载体”,“新平台”托载“大党建”
一是大力推广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党工委先后召开3次会议推进注册工作,并对平台使用情况进行通报;在全县10个“爱心驿站”、143个小区门口张贴“暖新e家”平台二维码,引导鼓励从业人员扫码注册;目前已实名注册400余人,注册率达87%。二是积极开展培训,高效组织推进。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指导员、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召开“暖新e家”平台“线上+线下”业务培训会议4次;建立微信工作群11个,及时推送培训视频、业务知识和工作要求。三是强化模范引领,力促平台应用。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活动宣传5次;疫情期间为防疫一线人员捐献价值2万余元物资;每周固定开展打扫卫生活动,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等,鼓励引导从业人员在行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突出“共治共享”,“新力量”推动“大治理”
一是推动融入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多、服务范围广、机动性强的优势,为其制定政策法规宣传员、文明创建监督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等基层治理新身份,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进一步扩大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治理的“共治圈”。二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困难群体帮扶等活动,当好文明城市“宣传员”、城市生活“服务员”和社情动态“搜集员”。三是制定量化考核标准。设立“党员积分岗”,积分量化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情况,定期向新业态企业反馈,作为企业内部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不断激发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芮讯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