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哀叹
看过《水浒传》的人会不约而同说:“水泊梁山,是汉子的市场,是男儿的场面;是郎君的社会,是男权的世界。”那么,巾帼都去了哪里?为什么会这样?结合历史,草作片析。
一百单八人中,对了如果算上晁天王与王头领,应是一百一拾人,也就仅有三名女性好汉。偌大一部百十回的长篇白话小说,只占到区区百分之二点几,还不到百分之三。相较于男女各半的自然规律,的确是少得出奇、少得可怜!
不能简单用当代的观点、理念与价值观去平推、套合、衡量写于四五百年前、发生于九百年前的历史故事。否则是对历史的想当然与不负责任,必因武断冒失而贻笑大方。
想一想,一千年前是不是兴起了“程朱理学”?这是继“老庄学说”“孔孟之道”之后思想界兴起的第二座历史学说高峰;四五百年前是不是又兴起了“阳明心学”?可以说,这是思想界的第三次跃升。
正是“程朱理学”的兴起,在“三纲五常”与“三从四德”的双重束缚下,女子社会地位直线下滑,再也不会有妇好、花木兰、平阳公主等女子抛头露面、建功立业的机会。转而“女子无才便是德”“居家相夫教子”“争峰贞节烈女”起来,更有甚者缠起了“三寸金莲”,从此拖上了又臭又长的历史裹足布。
如果说北宋时期“十二寡妇出征”“穆桂英挂帅”、南宋时期“梁红玉击鼓助阵”“李清照争渡”,是针对“程朱理学”的回光返照;那么太平天国的骁勇女将,则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番掌掴嘲笑。
回归《水浒传》,实际写到的女子远不止三个。这三人仅仅是主角而已,还有配角及路人甲等形形色色,无不在大千世界琳琅满目。
先说主角,本身都是女好汉。就是大二三:“大”就是号作母大虫的顾大嫂,“二”就是号作母夜叉的孙二娘,“三”就是号作一丈青的扈三娘。老大、老二归为第一类,老三应为第二类。老大是个狠人,那个杀虎“放赌”,不狠一点怎成。老二更狠,开个黑店,专做人肉馒头营生。相较而言,老三性格温柔了些许,却出奇的冷漠。父兄被“贼人”斩杀,而能与“贼人”共同生活,典型的冷漠无情,要不就脑袋缺根弦,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再说配角,均与众好汉直接相关。宋头领的相好阎婆惜,病关索的老婆潘巧云,玉麒麟的妻子贾氏等代表为第一类。林教头的夫人张贞娘,武都头的未婚妻玉兰,武都头的嫂嫂潘金莲等代表为第二类。第一类皆因女子主观之恶,构害自个的汉子而逼使夫君上梁山。第二类皆因环境不善逢恶人而做了汉子被逼上梁山的引子。第一类十恶不赦,不除不足以正风气,剔除务尽;第二类事出有因,被纠缠被操控被设局,令人痛惜世事多戕,造化弄人。
最后说说路人甲,均与众好汉无直接关联。那个刘知寨的老婆,那个被判千刀万剐的王婆,应归第一类。那个被鲁提辖搭救的金翠莲,那个林教头曾有过恩惠的李小二妻子,应归为第二类。那个递话促成招安的李师师,那个存有良知何九叔的老婆,应归为第三类。第一类恩将仇报、为虎作伥,死有余辜。第二类知恩图报,心存正能量,应予弘扬。第三类纯粹属公序良俗范畴,帮是情分,帮不了也没得怎么说。
《水浒传》中的女子角色的特征还是十分鲜明的,不过得置之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钩沉。那么,蒋门神的小妾又当归为哪一类呢……
牢城营里
每个人使尽浑身解数都想“居庙堂之高”,可一招不慎,很可能就坠入“十八层地狱”。在人间,原来寻思着天上上层,却不想落到了地狱下层,真是时世多变、造化弄人;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是几人能真正临顶?《水浒传》里,又有多少本是在人间庙堂之官吏,遭受牢狱之灾,而被迫入伙梁山。
先说牢狱之灾。家中失火乃为灾,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水火无情,灾难无情。灾难来了,管你是教头、都头、押司、节级,还是官人、员外、少爷、太公,通通与庶民一样烙金印、打杀威棒,重则被刽子手杀头丢命,轻则流放劳役。总之,在福祸相生相克中,应早点预判灾殃,早做全身而退打算。萧何全身退而韩信亡,不得不鉴之。
再说说牢狱之债。今日身陷牢狱是对往日所作所为的交待。宋头领冲冠一怒杀惜,乃有牢狱之祸。浔阳楼肆意妄为题诗,令牢狱之祸雪上加霜。前者引子是疏忽大意将“把柄”置于招文袋中,被发现生祸事。后者引子是醉酒状态直抒胸臆,一句“敢笑黄巢不丈夫”被“谋反”生祸事。总之,大意失荆州、疏忽乃大忌;酒后易乱性,酒局需提防。
三说说牢狱之在。牢狱历朝历代都存在,水浒故事里也不例外。龙生九子,九子不一般。因为天下区分三教九流七十二行,那些不入流不入行的恶贼专干打家劫舍的无德不法营生。对他们的制裁管束离不了牢狱。还有天下官吏,能比肩包文拯、于成龙的有几人?水浒中的宿太尉还是不错的,只是力量单薄。“四大贼臣”势力过大,虽权倾一时,终还是收进了牢狱中。总之,牢狱是无道德无底线者的归所或中转站。
四说说牢狱之贼。管营、节级之于配军、犯人的压榨,单就那一百“杀威捧”中端个明白、看个清楚。那些识相的,能送上的,可托病不打、缓打、少打或假打。那些不识相的,又囊中羞涩的,可劲儿打,那个皮开肉绽是小事,一命呜呼亦常有啊。总之,把职位当作敛财平台,人性中的恶贼也。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自个儿反变成了贼,角色互换呀!
五说说牢狱之宰。一入牢狱深似海,失去人身自由,真个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任人摆布、宰割。只要肯花银子、打点到位,黑白顷刻颠倒。解珍解宝兄弟,抗刑不过、屈打成招、打入死牢,就是恶霸地主毛太公为贪打虎功劳通过关系运作官府的“杰作”,堪称冤假错案的经典套路、经验之谈。总之,毛太公内部有人——其女婿王孔目,又财大气粗——一方地主老财,有人有钱自然得势,庶民解珍解宝兄弟当然沦落成了本为挟私黑恶被衙门成功漂白的待宰羔羊。
六说说牢狱之宅。管营、节级欺压的多是上边没人说不上话的,没有银钱送不上货的。一旦上边有人,小小的八九品,节级还不入流,马上会热接热待换副嘴脸。因为有柴大官人周旋,宋头领可以走出牢城营到处逛,吃住行皆自由。那个武都头就更了不得了,住独居好吃好喝招待着,愣是把狱变作了宅。总之,若不是宋头领酒醉题了不该题的诗,武都头醉酒帮施恩出气打了蒋门神,过得那日子真不像是监牢里。
牢城营里,灾债在,宰贼宅。如果作恶多端、十恶不赦、穷凶极恶、恶贯满盈的,应当有此一劫。如果被设局、被构陷、被胁迫,应予区别对待。现行的正当防卫,正是此类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精髓所在。
作者单位: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郑建军
【责任编辑 陈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