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做一名纯粹的中医 ——访太原侯丽萍风湿骨病中医医院风湿专家刘明华
发布时间: 2022-08-09 11:09:02    来源:山西市场导报

从几间矮平房到如今的科室建设全面、专业过硬,从严谨治学到侯氏流派奔竞不息、勇立潮头,岁月积淀了过往,侯丽萍教授学术继承人刘明华也见证着医院的成长。

潜沉中医世界20余载春华秋实,刘明华拜师于侯丽萍教授门下,在那个中医并不闪亮的年代里,她坚持和中草药打交道,拥有着一股吃苦耐劳的干劲和崇尚中医的信仰,骨子里更聚集着过人的才能,厚植中医药文化,且根深叶茂、薪火相传。


衣钵薪传中药百熬香飘千里

“幼时,我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穿上白大褂,像极了侠士。”小小年纪的明华觉得医生很了不起,以至于邻居“红十字”的药箱,都让她充满好奇,不知偷偷摸过多少回。在她的内心早已认定,医者与侠者异曲同工,都有着为国为民之仁心,和不可为而为的勇义。

从业后,她如愿成为了“一袭白衣的中医大夫”,在风湿骨病江湖行走20余年,为无数患者解除沉疴。

2002年,刘明华正式师从侯丽萍教授,朝夕临证,大胆实践,逐渐形成强烈的从医信念和浓厚的桑梓情怀。

“初来医院,我还是个黄毛丫头,给患者瞧病时,师傅总在身边守着,听我哪儿说得不对,哪儿又需要补充,严肃而认真。但凡弟子们有医疗疑难问题请侯丽萍教授帮忙,她总是随叫随到;患者慕名找她看病,她始终态度可亲;时时维护自己的人格,拒‘礼’不拒‘人’。医路渐长,日子渐久,师在傅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像一匹‘识途老马’般,在临床实践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行,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使命的道路上一点点进步……”谈起师傅,刘明华如是说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刘明华认为自己是幸运的,通过长期的跟师实践,真正地领悟到侯氏中医风湿三焦气化学术流派独到的技术经验,成为山西省侯氏风湿三焦气化学术流派薪火相传中的一分子。

弘扬国粹、广施仁术,是侯氏流派中医传承人的最好写照。“医者的幸福,来自患者的笑脸。”刘明华语气坚定。看着越来越多的风湿骨病患者有了停药的希望,她觉得这就是传统中医文化的骄傲和回归,疗效可以检视和说明一切。


厚载医德中医百治誉满杏林

“还‘涅特’吗?”“不‘涅特’啦!”这是来自刘明华与乌克兰病人沙鲁的对话。随即,医患双方会心一笑。

刘明华笑着解释道,“沙鲁曾有腰腿疼症,经过几次治疗,病情大大好转。‘涅特’是乌克兰语‘疼’的读法,我经常打趣着这样问他,还疼吗,他也会用中文‘谢谢’不停表达谢意。”

“刘主任脸上始终挂淡淡的笑容,根本没有一丁点架子,即便是远程见面,也如亲人般自在。”47岁家住澳门的陈女士回忆,今年2月她通过远程诊疗的方式结识了刘明华,起初将信将疑,中医诊断疾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如果不面诊,能诊断出病情吗?令她惊喜的是,经过3个月治疗后,效果竟十分理想。

“澳门气温偏高,但是我特别怕冷,看到风扇都打哆嗦,家里的空调更是成了摆设,实在太影响生活了,夸张点说,家人们甚至不想和我共处一室。”临床治愈后的陈女士表示,自己在多家医院治疗后都没有什么效果,“特别感谢刘主任,不仅是医术高明,更是因为她让我暖了身子,更暖了心,今后但凡有个小病小痛,就赖上她了!”

针对陈女士的情况,刘明华采用了先疏通后进补的方法,她解释道:“依照患者当时的状态,仅仅进补的话,很容易上火。就像蒸馒头一样,大火开着,但中间笼屉不通,只会造成更严重的淤堵,贻误病机。于是,我先让患者服用我院制剂姜附通痹合剂,把身体疏通了以后再补,才能事半功倍。”刘明华医生介绍道。

几度风雨春秋,刘明华收获了一大群如陈女士一样的“粉丝”,她的足迹踏遍全国10余个省,治愈人群遍布国内外,就像陀螺般,一转起来就不停歇,就连诊室里每日早晨一杯泡得泛红的茶水,总是来不及喝上一口。

回想那段不知辛苦的时光时,刘明华坦言:“中医讲求因人施治,一个人一张方子,每个病人都需要全身心投入。做检查,唠家常,是我的诊疗秘籍。大多数患者心理负担很重,并且每个人的体质,生活环境都不一样,我习惯与患者多聊天,聊着聊着,慢慢就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患病的原因,以便加快诊治效率。”

岐黄之道,至精至微。在中药苦涩的独特芬芳中,刘明华一直在坚持,做好中医药传承人,做一名纯粹的中医。

本报记者陈畅

【责任编辑 实习 李千叶】

0.2357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