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水浒传》读书笔记之四
发布时间: 2022-08-04 09:46:43    来源:山西市场导报

英雄末路

山环水绕之处,必是一方风水宝地。因为山有脊梁、水有脉络。《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山水一体,注定藏龙卧虎。不是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说法嘛!     

“仙”字怎么解?左“人”,右“山”,原本是人在山中即为仙。一帮豪杰强人、绿林草莽聚集梁山泊,成就了一百单八名仙人。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能掐会算的吴学究,在宋代民间怎么也称得上“神汉”“半仙”了。更有托塔天王晁盖,应是上仙李天王的化身。还有神行太保戴院长,具有神仙般的本领,也便神仙般的存在。比如还有神医安道全等等。       

龙是图腾崇拜,久而久之变成了民族象征。有龙的地方,定然令人顶礼膜拜、浮想联翩,平添了神秘色彩。至于龙的存在,那个会奇门遁甲、能呼风唤雨的公孙道长号作“入云龙”吧!那个出走东南亚建立国家的李俊号作“混江龙”吧!那个得罪了高俅的王进的徒弟史进,号作“九纹龙”吧!当然,还有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赤须龙费保等等。       

梁山初起时,王头领手下不过杜迁、宋万、朱贵。人气不足、名气没有,自然仙气不够、力气不行。林教头、晁天王先后来投,前怕狼后怕虎,每每推三阻四、处处刁难。不聚天下英才,怎成天下大事?但是换作是杨家将的后人杨制使,则热接热待、热忱挽留。典型的论出身、攀门第,看人下菜,嫉贤妒能,德不配位。结局被火拼取而代之,早晚的事,一点不冤。思哉!悟哉!      

梁山兴起时,晁头领携七星主寨,举起“劫富济贫”大旗,杀不义济贫庶、除暴政安良善;高悬“聚义厅”匾额,聚得八方英雄志士、好汉义士、仁人异士,一时声名大振。令那些为富不仁、欺压良善者,惊恸惊恐。大大为庶民百姓出了一口一直以来想出而又出不来、不敢出的“恶气”。晁天王无疑是梁山振兴头领。可惜,天妒英才,攻打曾头市中箭而去。痛哉!惜哉!       

梁山末没时,宋头领虽兵强马壮,总也改不掉县衙门小吏“押司”作派,一门心思想招安,期得高官厚禄、光宗耀祖。“替天行道”“忠义堂”已变得一切为了“招安”化。结果征方腊、战田虎、伐辽邦,被当枪使,损兵折将,做了“冤大头”;结局“太平本为将军定、不准将军见太平”上演,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等来一杯鸩酒,成了“屈死鬼”。哀哉!悲哉!       

水泊梁山,历三代而亡。王头领成不了大事而大气不才,晁头领豪气有余而心智乏力,宋头领空有势场而方向错位。水泊梁山的没落,亦是头领的没路。英雄没路,长以悲情鸣古醒今。当鸣醒!

 

高俅这厮

《水浒传》里,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并为“四大贼臣”,连奸与佞都舍不得给,可见北宋朝老百姓对此祸国殃民之贼真是恨之入骨、永世唾弃。       

受国恩食民禄,而只知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只知结党营私、弄权投机,上不能为国分忧——拒异邦御外辱,下不能为民解难——减民税保民安。北宋官场沦落到如是地步,不灭亡天理难容。       

宋徽宗赵佶与南唐后主李煜有的一比,同病相怜,好书画诗词而不善当政,结局都被敌手捉去作了“俘虏”。遍尝羞辱,真的是奇耻大辱啊!因为你不是刘禅,也别梦想对方是司马昭。       

靖康元年,北宋当局还是醒悟了,重新启用并重用抗击派李纲,将四贼通通罢官流放乃至处死……只是为时已晚,积重难返,无力回天。转过年——靖康二年便汴京破、朝堂灭、帝被虏、靖康耻。       

宋徽宗赵佶信用贼臣,是赵佶的不是了。不过其作为书画家而非政治家,书生气太重,是可以讲得通的。另一方面,四贼的精于“包装”起到了迷惑作用。比如,四贼之一的高俅,本一市井泼皮,偶得机会逢得当时还是端王时的赵佶。   

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高俅,瞅准了端王蹴鞠爱好,可尽往上投其所好、投怀入抱。终于打动了端王,从此有了靠山。及至端王登基成了宋徽宗,也便跟着越发春风得意起来。      

高俅这厮典型的“两面派”。对上躬身哈腰,诺诺连声,哈巴狗般山呼万岁表忠心;对下专权弄术、无法无天,狼狗般疯狂咆哮强取豪夺。       

高俅这厮典型的“误国者”。宋徽宗赵佶那么信任他、器重他,把京师禁卫军托付这个“高太尉”执掌。不想,这厮舞枪弄棒只是作秀,腐废兵事却是真本事,令军备涣散。金兵一来,一碰即散……误国啊!

高俅这厮典型的“真小人”。小人得志后,因为先前小隙,给王教头“小鞋穿”,令其被避祸——有家不能回;因为管不好“身边人”,放纵“高衙内”,指使陆虞候,迫害林教头,令其上梁山——家破人亡。

高俅这厮,因蹴鞠走了“球”屎运,及后来屎壳郎搬家被流放连滚带爬滚“球”蛋,也算是对“球”的交代。慧眼识人,用人长,如果将高俅编入蹴鞠队应是能发挥作用的,可惜错用作带兵的太尉,才不及,德不配,祸害无穷啊!      

应汲取教训,面向未来。

 作者单位: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郑建军


【责任编辑  陈畅】

 

0.2421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