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潞安化工王庄煤矿(以下简称“王庄煤矿”)坚定不移下好创新改革“先手棋”,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率先启用无人机巡检系统,对架空线路双回路电力巡检工作进行数智化转型升级,实现“人巡”向“人巡+机巡”转变,大幅度提升工作质量,确保供电系统安全运行。
王庄煤矿共有6段35KV架空线路,全程共计58.6km,架空线路长且沿途多采空区、塌陷区,沿线交通运输条件不佳,不易发现杆塔倾斜或塌陷角度较小的情况,形成安全隐患。遇到雷雨、冰雹、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天气时,巡线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在农忙时节,土地种满庄稼,不能靠近杆塔及时巡视检查,导致巡查空窗期。架空线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传统人工巡检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该矿启用无人机电力巡检系统,采取“人巡+机巡”工作方式,对35KV架空线路开展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和事故巡视,高质高效完成供电工作。
“无人机电力巡检系统是通过人工操控无人机,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无人机启用自主导航技术和悬停技术对供电线路进行精细化巡视,通过无线电通信将线路和电塔上的图像传回到地面分析系统。”主管技术员房超给检修人员培训时认真地介绍道。
无人机技术的两种工作模式是飞行控制和自主悬停。无人机在自主导航下,与架空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按照预定的路线飞行,并巡检线路,当无人机处于自主悬停状态后,可以高清晰地拍摄架空线路的图像,并进行传输,地面检修人员通过监控录像进行检查。即便遇到灾害性天气,无人机依然正常进行巡视检测架空线路、查找线路跳闸故障点等工作。
地面检修人员获取实时视频数据之后,经过智能分析数据中心系统,进行精细化巡检缺陷智能分析、通道巡检缺陷智能分析、线路通道三维可视化,自动生成缺陷报告。此外,所有数据信息通过智能运检管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人机结合、内外兼顾的架空线路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彻底打通外业巡检—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消缺管理的链条,从根本上解决数据缺漏、管理混乱的难题。
王庄煤矿启用无人机巡检系统,以安全风险小、巡检成本低、航拍图像清、数据分析强的优势,有效解决设备管控水平不足和高空作业人员危险系数高的问题,避免线路事故停电,进一步提高电力维护和检修的速度和效率,保障架空线路的正常运行,逐步实现矿井供电工作数智化、精益化和专业化。王瑞钰
【责任编辑 陈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