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去年以来,华阳股份聚焦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以变应变强管理,改革为基添动力,为企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以体制机制增强人才建设驱动力
我省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在于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人员选聘、薪酬分配等与市场全面接轨。其中,定机制在于通过全面梳理和编制岗位任职标准,严格人员准入条件,建立公开、透明、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
华阳股份严把人员准入关,建立了进人条件、程序、结果“三公开”机制,从源头上优化人员结构,保证了队伍素质。去年,加强高校毕业生引进,签约119名主体专业高校毕业生;强化优秀高校毕业生培养锻炼,42人走上了队长(书记)岗位,采掘开队组高校毕业生队长(书记)配备比例达到50%;严格管理技术人员准入,煤矿井下工人变招工为招生,招录采掘学员306人,井下一线劳务派遣1529人全面完成转招录。
华阳股份坚持“一个标准评、一把尺子量”,做到党管干部、政治为先,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实绩导向、竞争择优,真正把有思路、有经验、有干劲的干部选出来,众多“80后”年轻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以市场化彰显激励作用
薪酬制定在于与利润、业绩、贡献、能力挂钩,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收入与贡献不一致,干与不干一个样、薪酬与绩效不同步,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与效益不挂钩”问题,建立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引入薪酬对标机制等,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华阳股份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W型”薪酬体系改革要求,主动学习、多次研讨,专题推进、沟通协调,完善制度、修改细则,通过“管理、技术、操作”三条线,设置纵向岗位职级二十四级、横向绩效档次20档的薪酬体系。同时,结合实际,细致梳理了13个机关部室、2个专业化中心、428个管理岗位,依据职称、技能等级、学历、资历、业绩评价等进行升降档,充分考虑个人能力、资历增长和业绩贡献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评价和绩效评价,高薪酬向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基层一线倾斜,实现了人才队伍以岗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充分发挥了薪酬的标杆激励作用。
“执行‘W型’薪酬体系后,大家上学历、上职称的热情明显提高,形成人人想取证、人人想上职称的良好氛围。‘W型’薪酬体系,为每个岗位建立了薪酬提升通道,干部职工可通过不同序列实现职位晋升、岗位晋级,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同时,‘W型’薪酬体系里的岗级评价机制充分考虑和体现岗位价值,形成了不看身份看岗位、不看级别看贡献的市场化氛围,有助于实现企业与个人双赢。”华阳股份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
华阳股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开创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孙海山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