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章大军 实习生 王洋)昨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明,民一庭负责人牛向宏、民一庭副庭长王迪就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朱明从三个方面就山西法院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介绍。
家事审判改革,是人民法院对于现行家事案件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进行改革的一项司法制度探索,要把家事审判从传统民事审判类型中分离出来,探索建立适合解决家事纠纷的审判程序和方式。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家事案件占到全部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管理等带来程度不同的冲击和影响。家事审判改革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需求,服务大局要求下应势而生。把握家事案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
我省的临汾中院、太原小店法院、大同城区法院、晋城泽州法院被列为试点法院改革实施近一年以来,积极探索与三晋文化传统相适应的家事审判理念和方式,加大对试点法院指导力度,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朱明从六个方面介绍了我省家事审判取得的初步成效。一是审判理念有了新的转变。从偏重财产分割、财产利益保护的审判理念,转变为更加重视身份利益和人格利益的审判理念;从单纯强调审限内结案,转变为适当放宽婚姻家庭案件的审限限制,为彻底化解家庭纠纷和修复家庭成员心理创伤提供条件。二是初步摸索建立了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各试点法院与当地民政、妇联、社区服务中心等部门创建了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三是机构和队伍专业化建设进展迅速。试点法院都成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较为专业的家事审判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四是家事审判工作规则日趋完善。试点法院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规则,为试点工作运行提供依据。五是家事审判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试点法院积极探索心理辅导干预、家事调查、设置婚姻冷静期、出具离婚证明书、建立反家暴工作平台和工作机制等。六是家事审判物质装备得到保障。试点法院强化家事审判物力财力保障,建设符合家事审判特点的审判场所。
今年初,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法院的家事审判改革,省高院在总结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了试点范围,确定46个法院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并于4月18日在临汾召开了全省法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经验交流会。对于今后的工作,朱明表示,要进一步构建家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协调沟通省综治办、司法厅、民政厅、妇联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参加家事审判座谈会和相关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要强化家事审判机构和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完善家事审判的配套制度;探索富有地方特色的家事审判工作机制;推动家事审判和少年审判协同发展;加强家事审判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配套。
【责任编辑:冯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