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省委1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年度重点任务 采取“长牙齿”硬措施守住5757万亩耕地红线
发布时间: 2022-05-26 10:13:58    来源:本站

本报讯(记者秦昕)5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即2022年山西省委1号文件。

《意见》包括稳粮保供、强化关键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特色转型、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政策保障及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九个部分40条。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志杰介绍,上述文件可简单概括为“一条红线、两条底线、三个加强、四项重点”,目标任务“八九十”,即农民收入增长8%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长9%左右,一产固投增长10%以上。

“一条红线”,就是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5757万亩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求,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行上图入库、落实到地块,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从今年开始对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实地抽查,每年抽查2至3个市,5年全覆盖。下大力提高耕地质量,今年再建设高标准农田280万亩。

“两条底线”,就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今年山西省粮食面积要保证4707.2万亩、产量力争实现285亿斤,其中大豆16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2万亩)。此外,山西省还将通过抓好机制完善、产业就业、重点帮扶县、问题整改,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三个加强”,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科技创新、加强要素支撑。“四项重点”,即特色转型、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处长刘闯表示,今年1号文件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持硬措施,我省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和刚性约束作用,统筹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把用地审查关,严格执行各类土地使用标准,引导建设项目千方百计避开永久基本农田,不占或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的耕地占用。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严格管控一般耕地转为其它农用地,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进出平衡”。

此外,健全“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监管手段,综合运用卫星遥感影像等信息技术手段比对和现场查勘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耕地保护动态监测,并在全省耕地集中连片区、永久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推广视频实时监控系统。进一步加大土地督察执法力度,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责任编辑  李佩瑶】

0.2372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