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生得出”才是个体工商户倍增的关键
发布时间: 2022-04-01 11:14:03    来源:本站

个体工商户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提供者。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全面实施市场主体倍增一揽子政策,力争2025年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600万户左右”。四年时间实现市场主体翻番,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为此,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市场主体倍增的48条政策举措。要实现市场主体既定目标,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倍增应该成为重中之重,省市场监管局依据省委省政府举措,单就全省个体工商户倍增质升又进一步出台了24条扶持措施。我省实施个体工商户倍增工程,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全局,事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局。

实施个体工商户倍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同向发力。纵观这些出台的政策措施,涉及市场主体“生得出”的只有5条,绝大部分是涉及市场主体“活得好”和“长得壮”的举措。令市场主体“活得好”和“长得壮”固然很重要,稳住了这些市场主体就稳住了就业,也就稳定了社会,就能促进市场繁荣、经济发展。但要实现市场主体倍增,恐怕仅仅依靠稳住市场主体不掉、不减还远远不够,还需大力培育“生得出”的市场主体,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才能在预期的时间内实现倍增目标。为此,笔者认为:一是稳住现有个体工商户数量。据统计,2021年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315.55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总量到达213.89万户,占据了市场主体三分之二的数量。首先要确保这个基数不减,为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向经营者讲清楚、说明白,让好的举措深入人心,使他们深切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其次,要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以个体工商户为中心,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效率高水平真情实意帮助他们度难关、解忧愁。二是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个体工商户数量。这是我们市场监管部门未来必须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牵头主抓的一项重要工作。个体工商户能不能倍增,决定市场主体总体数量的倍增。截至2022年2月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217.89万户,同比增长11.27%,比2021年底净增约4万户。如果按此发展速度,完成目标任务还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办法,宣传、鼓励、培育发展个体工商户,大量催生个体工商户,这才是倍增的关键。首先要明确发展的对象,明确发展的潜力在哪里,哪些是发展的重点对象或者说是培育的主力军,比如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该不该成为发展目标,需要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采取办法,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扶持,支持发展。其次,要把扶持的好举措讲到位、讲透彻,把服务挺在前面,打消他们从事个体工商户的顾虑,增加他们从业的决心,多方便快服务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三是运用好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扶持发展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监管部门牵头主抓的工作,但绝不是一家独办的事,需要多个部门共商齐抓。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就是一项好举措,会商共商,真正找到大发展的路径,共同破解发展的难题,拿出有效可行的办法,矢志不渝地扶持个体工商快发展、大发展。四是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是市场监管所要下大力气抓发展。基层市场监管所是个体工商户的主要登记注册部门,他们掌管着工商户的生死大权。市场监管所的政策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能力和宣传导向等对发展个体工商户起着决定性作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工作重心要向监管所倾斜,多支持、多指导、多督查,运用奖惩机制激励监管所动起来,深入辖区广泛宣传,全力发动有意愿但还犹豫不决之人从事个体工商户。五是合理规划“烟火气”集聚区促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的48条举措中,第18条专门就打造“烟火气”集聚区进行了安排,要求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布局各类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区、步行街、商品集散地等,引领城市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支持县区统筹规划设置一批便民经营点,引导游商集中定时定点经营;培育夜间经济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有关部门要很好地理解省委省政府的用意,合理规划,尽快实施,为那些意欲从事个体工商户的人员提供一个“练摊”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从事个体经营有前途,逐步将这些松散的、不固定的游商培育为正式个体工商。

总之,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形势,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个体、小微经济发展壮大,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意义重大。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吃透政策精神、深化研究、加强衔接,不折不扣落实好我省出台的市场主体倍增相关配套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切实把实施个体工商户倍增质升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任务来抓,抓紧抓好抓到位抓出成效,营造我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良好生存环境,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张国胜 吴雅婷 王佳佳



【责任编辑:周伟】

0.2365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