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带头落实减产协议,刺激国际油价开门红,创出近一年半新高。受此影响,1月12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或现“四连涨”。机构预计,每吨上调幅度约在100元到110元区间内。
去年11月30日,石油产量占全球逾三分之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同年12月,由俄罗斯牵头的十多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宣布协同减产。
进入2017年,产油国减产的承诺进入执行期。主要产油国近期纷纷表明坚定的减产立场。业内消息称,沙特1月原油产量至少削减了每日48.6万桶,伊拉克和伊朗也表示将遵守协议承诺。
受产油国积极行动刺激,国际油价在2017年迎来开门红,节节攀升。1月6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达到每桶57.1美元,创出近一年半以来的新高。
另外,活跃的投机基金也为油价上涨推波助澜。自2016年12月中旬至今,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中投机基金净多持仓量保持在40万手以上,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由于2016年底国际油价出现“翘尾”,我国成品油价格随之“三连涨”。
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是2017年首个计价周期。根据定价机制规则,在1月12日24时,我国将迎来2017年以来首个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由于近期国际油价整体上扬,业内机构预计,国内油价或再迎上调,实现“四连涨”。
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9日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为2.68%。安迅思成品油价格变化率指数显示,截至1月9日,变化率指数为2.83%,预测本轮国内油价上调幅度为每吨105元。
李彦表示,虽然隔夜国际油价出现大跌,但并不影响本轮国内油价上调的方向。预计本轮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约在每吨100元到110元区间内,折合升价在0.07元到0.09元区间内。
【责任编辑 贺红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