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朔州市平鲁区阎家窑村支部书记张文兵不畏个人得失,奋力扛起责任,抢抓机遇,破解发展难题。俯下身子,带头种植药材、发展养牛,壮大村集体经济,受到村民拥护和社会关注。
在朔州市平鲁区北固山一带生长着一种药材,每到盛夏,紫花开满山,它的名字叫黄芩。这是近年来平鲁区强盛源农牧专业合作社开发的黄芩茶园基地。 合作社所处的位置在阎家窑村,全村在册人口76户209人,常住人口47人,仅贫困户和低保户一共有20户41人,党员10名。在村的几乎为低收入村民。
瞄准市场,一个劲向前冲
2017年,张文兵个人出资按每亩150元远远高于村民种植毛收入,流转了本村43户农户3000亩土地,种植黄芪、黄芩、党参、苦参等中药材,其中发展黄芩1000亩。积极为药材找“婆家”。经过努力,达成阎家窑村和国兴能源药材公司合作意向,形成产销合作模式。药材发展稳定了民心。
在此基础上,他积极探索发展黄芩茶产业,按照市场运作规律,成立朔州市平鲁区芩茶加工有限公司。 2019年阎家窑村以“平鲁芩茶、你我共饮”为主题,7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芩茶文化节,这样他的芩茶加工业红红火火的做起来了。 经过几年努力,他不但发展了本村经济,还吸纳了周边迎恩堡村、小郭家窑村、八十道洼村、前暖沟村、后暖沟村村民种植黄芩,拉动周边村民增加收入。
选准路子,全身心投入
2017年,阎家窑村支部班子通过积极争取市级扶贫资金110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确定发展养牛项目,购买种牛40头建起了养殖场。再利用上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资金40万元,对养殖场进行了配套完善,建造了草房、料房、产房,同时硬化了场区环境,初步建成了标准化养殖场。养牛规模从40头增加到73头,2018年出栏6头小公牛,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2019年出栏20头牛,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
近几年, 张文兵把一个过去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通过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激励广大党员,不断汇聚发展合力,变成有活力的村。还探索建立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集体经济收入按照4:3:2:1的比例分红给集体、特困户、贫困户、一般户,合理公开公正地服务,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赵国恒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