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临近端午,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可是近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碧绿色的鲜粽叶,虽然卖相很好,但其实是用干粽叶或老粽叶加入化学品硫酸铜浸泡蒸煮而成的,铜含量严重超标。吃了用它来包的粽子,会影响身体健康。那么究竟该如何识别这种通过化学品加工的“返青粽叶”呢?对此,小店区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指出两招可辨别“新鲜粽叶”和“返青粽叶”。
第一招是微煮粽叶,观察汤水颜色。把粽叶在水里稍微煮一下,观察汤水的颜色。新鲜的粽叶煮出来的水,明显就是一种枯黄的感觉;而硫酸铜处理过的粽叶泡完水之后,实际上是硫酸铜的绿色。
第二招是在汤水中丢入一枚银白色铁钉。在“返青粽叶”的汤水中,丢入一枚银白色铁钉。5分钟之后,这枚铁钉会变成黑色。因为铁钉的主要成分是铁,铁遇到硫酸铜,会发生一种置换反应,把里面的铜离子会置换出来, 因此铁钉外面会浮一层铜。小店消协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