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阎建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儿童群体接触网络越来越便捷,而网络直播进入门槛低,直播内容新奇多元等特点,恰恰更容易吸引好奇心重、探索欲强的儿童群体点击进入,甚至是沉迷其中。但由于辨别能力、自控意识及知识水平所限,儿童群体在观看网络直播的过程中,容易被网络直播的商业营销模式诱导,产生盲目、冲动、攀比及炫耀等不良消费心理,在直播平台上进行非理性消费,其中巨额“打赏”网络主播的问题尤为严重。
基于此,近日,长治市消协发出消费警示提示家长们,直播打赏消费要理性,儿童健康成长需共护。
一是加强上网监督引导。大部分观看直播的孩子还处于学本领、长身体的时期,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在保证学业、休息的前提下,观看适龄的网络直播,避免孩子沉迷娱乐而影响学业、休息,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二是提升自身网络素质。家长要跟上网络发展的脚步,注重了解网络热点,学习网络知识,走在孩子前面,在陪伴孩子观看直播的过程中,要引导孩子观看积极向上的直播内容,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关注孩子上网情况。直播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有效的监督规范,部分直播平台内容存在色情、暴力等突出问题,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观看直播的内容,及时引导教育;四是培养良好上网习惯。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五是调整教育引导方式。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正面积极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多种渠道释放学习压力,分散其对网络直播的注意力;六是妥善保管资金账号。家长不要把自己的身份证件给孩子们拿去注册账号,带有资金绑定的账户更需要妥善保管密码,避免孩子滥用家长账号打赏直播;七是遇到纠纷依法索偿。对于孩子因网络直播巨额“打赏”引发的纠纷,因为未成年人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打赏金额与其行为能力不匹配或盗用监护人财产进行打赏时,监护人可向受益方要求返还。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