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目前,老年消费市场主要存在三大类消费陷阱:一是专家讲座、以患者现身说法忽悠老年消费者;二是优惠赠送、免费体检、感恩活动、庆典让利、免费抽奖(旅游);三是亲情关爱、殷勤上门等。针对以上三大类消费陷阱,近日,晋城市工商局特向老年消费者及其亲属发出六大建议:
一是身体不适要就医。保健品并非药品,不能治疗疾病。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就诊,对诊下药。
二是家庭关爱防患于未然。呼吁老年消费者提升消费风险防范意识,也希望家庭晚辈在物质关爱的同时更多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多沟通、多交流、常联系,同时,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尤其是金额过高的产品前最好与晚辈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理性看待促销活动。“送礼送健康”“送产品”“送米送面送鸡蛋,送、送、送”,一些推销者打着免费的幌子,对老年消费者施以小恩小惠,甚至杜撰起“国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公益组织”等高大上的口号,实则推销其价格高昂的保健品或其它商品敛财。
四是广告中的“现身说法”未必真。据了解,大部分现身说法的“患者”通常是不具有患病或者服用保健品经历的,只是经营者别有用心雇佣的“托儿”。
五是购买辨别很重要。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一方面要针对自身身体需要,做到因需购买,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到证照齐全的销售场所购买保健品,另一方面购买时要注意辨别真伪。
六是证据保全好维权。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要索取正规票据并妥善保存,收集保留好宣传资料,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将相关票据、宣传资料等作为维权证据。如遇消费纠纷,可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到当地消协投诉、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或通过司法途径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郭霞朝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