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晋西北高原,稍有一丝清凉。走进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通信机房,只见一位端庄的秀发、说话略有些腼腆的工程师早早来到值班室忙碌起来……
第一次见到工程师高光英,大家都很难相信她就是航天战线上的通信女专家。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一间五平方米大小的房间写满了高光英的青春岁月。在她的引领下,笔者来到操作的设备间,除了一排排卫通设备外,就是办公桌上的一台电脑。热爱航天事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科技创新成果中来早已成为了高光英一直不懈追求的梦想。
在很多人看来,有了荣誉和成就,就可以适当歇歇了;但工程师高光英,却颠覆了人们的认识,调休对于她而言就是最奢侈的一件事。她爱家庭更爱事业,经常心挂两头。面对哺乳期的宝宝,她既心疼又担忧,唯有来回奔波适当兼顾家庭。工作以来,她先后圆满完成开关系统安装,升级测试,卫星地球站系统安装、测试验收,射频频谱检测系统评审、验收测试,三级卫通网管系统方案评审、系统测试、安装调试,“动中通”卫通车方案评审、系统跟踪验收和安装测试,地球站射频双模扩容改造,短波机房搬迁改造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测试等。
为了出色完成工作,高光英仿佛着了魔。要掌握设备性能,她对照着数百张图纸,摸线路走向,检查设备性能,连做梦都念叨着各类参数。愣是把30厘米厚的图纸都翻成了“白菜卷”;设备厂家过来维护保养装备,她拿着小本跟在屁股后面,请教学习维修要领,按照他们的指导方法,对设备一遍又一遍地拆卸、检修。一次次摸索、总结、积累,她终于成为新装备的“活字典”。
为掌握卫星通信技术原理,她收集了大量通信资料数据。在理论研究上,她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回到家中后,为了不影响爱人休息,她常常把自己锁在书房看书,一看就看到凌晨。说话间,高光英递给笔者一份厚厚的通信技术研究的学习笔记。上面用红、蓝、黑三种笔勾画、修改得密密麻麻,还绘有许多构造图。
“故障面前只要高光英在场,我们心里就有了底。”身边的同事这样告诉笔者。某次任务中,卫通机房出现了传输数据突然丢失,某变频器电源出现故障。当时机房的人员都紧张起来。高光英接到电话后赶到现场,立刻投入到故障排查中。更换电源模块,让卫通线路暂时得以恢复。在检修中,她发现主、备变频器间存在较大的频差,这一细微变化引起了她的重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细操作,频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不求回报,只为在浩瀚的星空绽放梦想。“奋斗的过程充满了辛酸,但内心却始终充盈着快乐,这辈子值了。” 高光英说。
秦诗凯 周泽宇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