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位于上海市福州路的上海古籍书店即将焕新归来。近七十载书香时光,上海古籍书店从旧貌到新颜。时光荏苒,它依然是那家“专业且纯粹,安静并温暖”的书店。
改造传递态度、温暖与善意
书店升级改造需要投入时间和资金,有些老读者认为,像古籍书店这样的老店其实并不需要重新装修,保留原来的那种格局也可以。对此,上图公司总经理石洪颖认为:升级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考虑到书店设施的陈旧与老化,书店上一次装修改造是2006年,近20年使用下来,很多设施设备已经无法正常使用。
从现代人对阅读空间的需求出发,传统的书店已经无法满足今天多功能的发展需要,比如要在书店内部举办一些沉浸式体验的活动。原来的书店主要以书籍为主,空间的利用率没那么好,这次改造以后,除了继续保持专业书店以书为核心的本质,会在每个楼层都设立可供沉浸式阅读体验的空间。闭店时曾有读者提出,希望古籍书店升级改造完成后,还是要以书为主,这一点书店做到了。同时,这次改造对阅读环境也进行了较好的改善,希望满足当下许多年轻读者对这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吸引他们走进书店与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
通过这次改造,书店也希望传递出更多专业书店的态度和一些温暖与善意,将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说书店邀请扬州非遗为店里量身研制了专调衙香“博雅”,改编古琴谱中《列子御风》,打造书店的专属背景音乐,设置了三处“古今对照”橱窗,还特设一方公益性质的“博雅书架”等等,都是书店希望将古代文化做出现代化表达的体现。书店中的很多细节都有着值得去深入了解的背后故事,这些就等待读者来慢慢发现了。
淘书乐满足读者淘书体验
记者注意到,原先的上海旧书店是在一楼靠马路位置,现在搬到了书店三楼,成为“旧书新知·淘书乐”专区。通过这两年“淘书乐”旧书市集的尝试,上图公司深刻感受到,其实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对旧书的需求依然存在;而且不光是有看书的需求,他们更喜欢探寻历史文化背后人与书的有趣链接。
这次,原先在一楼不足30平方米的上海旧书店搬到了古籍书店的三楼,并设立“旧书新知·淘书乐”专区,面积扩大了一倍不止,陈列品种达到了2万多种,全年为读者提供旧书收购流通服务。在“旧书新知·淘书乐”区域,为读者提供了一排沿街靠窗的座位,让读者淘书的同时可以坐下来,感受温馨的服务。利用屋顶花园,每月开展“旧书新知·淘书乐”,周末有特色旧书市集,比如签名本专场、毛边本专场、连环画专场等等。
破圈活动吸引更多读者
作为一家有70年经营历史的专业书店,古籍书店如何在当下的市场竞争当中破圈呢?在上图公司看来,书店还是应该保留它原有的属性,在坚守主业的同时,同时还要守正创新。除了要把专业的书做好,让年轻人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聚拢到一起。
上图公司副总经理程犁介绍:“未来我们会有非常多的破圈活动,非常多的读者沉浸式阅读体验。‘浮生一小时’让读者在书店体验古人惬意生活;定期举办周末特色旧书市集,构建旧书朋友圈;古籍小剧场和古籍小书童,让小朋友加入文化传承的事业;挖喜控,在古籍中挖掘并提供情绪价值;与民乐一厂一起打造‘博雅.天空音乐汇’将民族乐器艺术与古籍文化完美融合。”
今天,大多数实体书店都在成为全年龄段的阅读空间,焕新之后的古籍书店能吸引年轻读者和亲子家庭走进书店吗?记者了解到,上图公司为书店策划了不少活动,特别是借助升级改造后的场地,比如说四楼的小剧场,这些小剧场的内容都是根据传统文化、古典小说内容进行改编,让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一起来参与的。在书店的一楼还有说书,说书是一些老读者以前经常看到的,但是在书店里面,说书要吸引的是年轻群体。书店接下去还会推出一个古籍小书童的活动,古籍小书童就顾名思义就是让小朋友们当古代书生身边的小书童,来体验书生一天的读书过程。
古籍书店有个新的品牌叫“挖喜控”,用上海话读来很有意思,这其实也代表了书店未来在服务上的拓展。用普通话讲“挖喜控”其含义就是挖掘喜悦,发现美好,专注于做这件事情。用上海话说“挖喜空”,一般意义理解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在空旁加了个提手旁,它就从贬义变为了褒义。在上图公司看来,这一方面是根据情绪价值的体验角度,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讲上海话了,但还是希望他们对上海的一些俚语或者本地的俗语有一些了解;另这一方面,又希望年轻人从正面理解入手,能够多阅读,多翻书,发现书里一些美好的地方,这也是一种引导。通过“挖喜控”品牌的注册,上图公司还做了古籍小侍卫和古籍小书童这样的人设,保护古籍和服务读者。
记者注意到,福州路古籍书店门口的店名旁除了英文,还有韩文标注,对于这家老牌书店来说,增加韩文标注背后的用意是什么呢?一直以来,上海古籍书店就是海内外学者对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圣地”,无论是专业学者还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书店接待了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学者和读者,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他们对研究中国文化这些内容很有兴趣。
“古籍书店曾是来沪旅游的必到之处,以前旅游大巴都会在古籍书店门口停下来,尤其东南亚地区的汉学研究者和爱好者,这次焕新升级,我们的店招仍然保留了韩文标识,也是希望古籍书店能更好地走向国际化,吸引海外游客来书店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石洪颖表示。(据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