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太原市的北山生态园,山西省绿委办组织的一场大规模的植树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同日,太原东西山林区管护中心组织人员对该中心亩圃地内的苗木进行修枝、浇水、施肥、间苗等日常管理,促进树木生长,努力为全市义务植树做好苗木供应。
近年来,太原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在绿化、彩化、财化方面协同发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
绿化先行,厚植生态底色
2024年以来,太原启动 “13152”林草高质量发展行动,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巩固建设任务。全市以年均数万亩的速度强势推进国土绿化,全年完成国土绿化建设任务6.15 万亩,森林质量提升任务13.55万亩。
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作为“三北”六期工程区的重点县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年完成人工造林 3.5 万亩、退化林修复1.35万亩、封山育林3.7万亩、中幼林抚育2.8 万亩。如今,太原市林木覆盖率已达 23.5%,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绿化总目标,成为全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森林资源稳步提升的典范城市之一。一条条生态长廊串联起城市的各个角落,一片片新绿正在太原的大地上蔓延生长,为 “锦绣太原” 筑牢绿色根基。
彩化并行,打造多彩景观
为改变以往绿化色彩单一的局面,太原市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大力推进彩化工作。在新建绿化项目中,彩叶树种占比达到 20%以上。
在公园、景区以及城市重要节点,太原市也注重色彩搭配。迎泽公园通过增加花卉和造型植物,打造出四季有花、层次分明的景观;晋阳湖公园在湖畔种植大量水生花卉,夏季荷花盛开,为公园增添了别样的景致。
财化同行,推动绿色发展
太原市积极探索植树造林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路径,实现“财化同行”。通过鼓励农民种植核桃、红枣、苹果等传统经济林品种,以及引进葡萄、樱桃、蓝莓等特色经济林品种,不断优化经济林产业结构。古交大果榛子产业园、娄烦县天池店生态园等种植企业蓬勃发展,累计带动近千农户每年增收 1 万余元。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太原市开展林菌、林药、林禽等林下产业。(韩雅琦)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