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中药老字号企业加强文化传承和品牌建设;实施中药商标品牌战略,培育中国知名中药商标品牌,鼓励各地打造优势区域品牌;加强商标品牌价值评估和知识产权融资,推动中药品牌价值提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并就打造知名中药品牌、完善中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作出部署。
“《意见》为中医药领域的商标品牌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从科技创新、质量保障、国际化布局到文化传承几方面作出部署,有助于提升中医药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中医药品牌有望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马治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聚势谋远促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对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了一批重要改革举措、重大制度机制、重点工作任务,为中医药产业指明了清晰的前进道路。”马治国表示,《意见》提出一系列措施,部署推动中医药领域的商标品牌建设,如通过鼓励培育名优中药品种,支持中药大品种的创新改良,推动中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从而增强中药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中药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健全全产业链追溯体系,进一步提升中药品牌的可信度和市场认可度。
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九芝堂)依托深厚的品牌历史,通过核心产品和研发优势形成了显著的市场竞争力。《意见》印发后,九芝堂备受鼓舞。“从传承创新、资源整合、金融赋能到国际合作,《意见》为中药商标品牌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支持,全方位激活了中药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动能。”九芝堂副总经理务勇圣向记者表示,商标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尤其在中药领域,知名品牌通过与道地药材、传统工艺等核心价值深度绑定,既为产品提供了质量信任背书,又能促进企业强化质量管控,实现以品牌引领创新、以创新反哺品牌的良性循环。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也是实现自主创新颇具潜力的领域。《意见》将科技创新贯穿产业全链条全环节,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保障中药质量。“这有利于确保中药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为中药品牌建设提供坚实的质量基础,助力提升中药品牌的市场信誉和消费者认可度。”马治国表示,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打造一流的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不仅能显著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为品牌增添科技魅力,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日益活跃,《意见》对推动中药开放发展进行了深化部署,提出完善中医药国际合作机制,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推进中医药“走出去”。这些举措为中药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夯基筑本绘新篇
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商标品牌保护有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实现。例如,南通精华制药坚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培育了“南通牌”“季德胜”等知名商标,借助“商标+保密配方”“商标+科技创新”等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维护了品牌产品的特性,也保障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发出了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医药产品。
“加强中医药商标品牌建设,是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马治国表示,希望各地能够强化政策落地,完善地方配套制度,结合区域特色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实施中药材品牌培育计划,打造中药材特色品牌。在产业融合上,深挖区域特色,支持建设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培育壮大区域中药材龙头企业,鼓励对已上市中药进行再评价和改良,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中药优势品种和特色品牌,形成“一省一策”发展路径。
“中医药老字号历经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岁月洗礼,积淀了深厚的科研底蕴与商誉,然而,与之相关的商标抢注及侵权纠纷屡见不鲜。”马治国建议,中医药企业要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规范商标申请、使用和宣传,加强商标品牌风险防控和商誉维护;树立商标先行的品牌意识,提高商标设计水平与申请注册质量,塑造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提高商标海外布局水平,运用商标法律制度,有力维护在海外的商标权益,增强品牌国际竞争优势。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商家泉建议,中医药企业在“出海”进程中,前瞻性的商标战略布局既是打通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密钥”,也是防范国内外主体抢注商标的核心防护机制。因此,广大中医药企业应针对企业字号及核心产品品牌等标识及时进行海外布局,形成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及图文组合商标的立体矩阵。在具体实施层面,企业应基于业务发展前瞻性选择商标指定国家和地区,并根据自身需求选用合理途径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中医药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使用证据留存、管理体系,通过专业机构统一对国际注册商标进行管理、监测,从源头上阻断抢注情形的发生,以期更加全面有效地保护企业商标权利。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汇聚多方力量。”马治国表示,期望各地紧扣《意见》的贯彻落实,持续细化并优化各项措施,推行品牌分层次培育战略,有序构建中药商标品牌的多层次矩阵;推动中药老字号企业充分发挥市场引领力,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开发具有中医药文化内涵和中医药非遗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加强文化传承和品牌建设;培育知名中医药商标品牌,打造优势区域品牌,推动中医药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优势叠加、融合发展。(原载于2025年3月28日《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