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法官了,这钱欠下好几年了,人也找不到,我都以为要不下了,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帮我要到了钱,真的太感谢了。”3月17日下午,一名当事人专程赶到静乐法院送来了锦旗,写着“秉公办案效率高,司法为民暖人心”,对人民法院坚持“如我在诉”的工作态度表达诚挚谢意。
2025年1月,原告刘某因其与王某的民间借贷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称,被告王某与其为朋友关系,被告王某于2018年向其借款,经过原告的多次催要,被告至今仍有8000元未偿还。
案件受理后,法院通过传统邮寄、电子送达等方式均未能向被告有效送达起诉状及相关法律文书,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为保障原告合法权益,承办法官带领团队进行实地送达,多次走访被告户籍地、曾经居住地以及原告提供的其他住址线索,并不间断地拨打被告联系电话,最终通过村民联系到被告父亲,向其说明本案案情,希望转告被告让其主动联系法院,协调处理本案。
经过几次沟通,被告主动联系法院,法官一方面耐心做被告的思想工作,引导其换位思考,另一方面多次释法明理,最终被告向原告偿还了8000元,原告随即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法院依法裁定准许,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在收到被告还款后,原告激动地表示:“本来我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法院真的能帮我把钱要回来,你们办案真的太尽心尽力了。”(本报记者 章大军)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