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古书的毛泽东是喜欢古地名的人。他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谈到上党战役时形容说:“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脚盆形容得好。从地理看,山西是一个封闭的斜向平行四边形高原,平均海拔千米以上。东边有高大的太行山与山东遥遥相望,因此称山西;西边吕梁山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因此又称河东;北边有长城与内蒙古分界;南边有中条山、太行山与河南隔绝。总之,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中原和关中平原之间,矗立起一座险峻的山西高原,居高临下,战略意义极其重要。
苏东坡说:“上党从来天下脊。”上党盆地,通称沁潞高原,与今日长治市的辖境大体相当。盆地底部平坦,海拔900米左右,四周为太岳、太行两座山脉环抱,最高的为太岳山北台顶海拔2453米。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仰望,太行之巅的上党盆地高耸入云,宛在天外。连朱熹也感叹:“太行山,河北诸州皆旋其趾,潞州上党在天脊最高处,过河便见太行山在半天,如黑云然。” 世界上的万物一旦形成,它都有着自己的灵魂,一座城市的灵魂便是她拥有的独特流域文化。
流域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地理与人文相互激荡,最终形成充满地域特色的文明。
漳泽湖国家湿地公园
上党是神农文化的诞生之地、中国最早的郡治之地、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代潞商崛起之地。尤其是在20世纪中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革命战争中,上党老区备显辉煌,又成为人民战争的制胜之地。
潞安府城隍庙
流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往往促成区域内的文化认同。文物是历史的框架,民俗是历史的灵魂,而那些时间中穿插的人物应该称作是贤德吧。流水里有着风的形态,斯文里留下贤德踪迹。“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地缘产生亲缘,便有“共饮一江水”的观念。密如蛛网的浊漳河水系,无疑是上党盆地文化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行山大峡谷
从历史到现在,长治藏着千年往事。长治久安,凸显出一种追求和平、安抚民生的主题意味。长治遗留的古城门“上党门”有钟鼓二楼,钟楼曰:“风驰”,鼓楼曰:“云动”。近代,阎锡山曾说过:“上党和大同是山西的两只翅膀。” 风驰云动,上党雄城,给长治的往古添了旷远回响。
五凤楼
沉淀于社会底层的民俗文化,保留着许多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上党民俗民风,既有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又有山河之地的影响,因而具有它的特殊性,正所谓“勤俭其本质也,奢靡其习染也,劲悍本于地气,淳美由于化成”。民情古风,衣食住行,新风旧俗,染乎城乡。每逢岁月节庆,上党人总会把生活礼仪、民间技艺、风情习性演绎得酣畅淋漓,全无遮盖。
久安之地,一辈子住下来,长治真是一个好地方。(葛水平)
【责任编辑 陈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