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一块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城郊嘉陵江南岸的高地,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但在宋末元初的时候,这里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钓鱼城居民借助这块弹丸之地,抵抗来自北方的侵入者,时间长达36年之久。
诗人赵晓梦用十多年的时间,广泛收集资料、研究历史,反复修改、打磨文本,创作了一部长诗《钓鱼城》。在浮躁风气、应景写作不断蔓延于诗坛的时候,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创作姿态。这部尝试独特表现方式的作品,值得认真解读、评说。这样,由当代诗人、作家梁平主编,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赵晓梦〈钓鱼城〉档案》就这样面世了。
作为本书的主编,梁平在编后中写到:长诗《钓鱼城》的热,在纸媒、在网络、在微信圈,在朋友的饭后茶余,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我算是《钓鱼城》从初稿落笔,到二、三、四改稿,到杂志发表和出版社单行本出版,最忠实的读者和见证。现在闭目一想,一只好鸟,从孵化、破壳到羽毛丰满的亮翅,应该有太多的不眠之夜,太多的迟疑、彷徨和决绝。这个期间,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大嘴大嗓门的赵晓梦变得安静了,即使落座朋友的聚会,也时常有孤寂状、痴呆状,这是赵晓梦装不出来的状态,而是他整个人都还在南宋的那场战争硝烟里不能自拔。
《赵晓梦〈钓鱼城〉档案》是一部论文集,集合了吉狄马加、李敬泽、邱华栋、吕进、叶延滨、侯志明、唐晓渡、王本朝、宗仁发、李少君、李舫、霍俊明、杨庆祥、李瑾、邓凯、刘笑伟、姜念光、老房子、李明泉、赵依、蒋登科、邱正伦、谭五昌、何言宏、张德明、邰筐、尚仲敏、喻言、熊焱、蓝野、蒋蓝、凸凹、唐政、刘清泉、庞惊涛等数十位著名诗人、评论家对诗人赵晓梦长诗《钓鱼城》的评论文章。
吉狄马加说,现在依托重大历史事件作出的反映,包括我们对一些文化遗产、包括在更大的精神背景依托下的长诗,有的时候是需要契机的。诗人与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诗人会在他所描绘的历史事件中注入他的精神,而这个精神是需要形而上的东西,所以这是赵晓梦的这首长诗的可贵之处。
李敬泽说,写《钓鱼城》特别难,此事庞大而遥远,传统上只有以史诗那样的规模和尺度才能把握它,很难想象一个现代诗人写一部《伊利亚特》。现代诗人更倾向于举重若轻,而不是直接移山倒海。晓梦就想了一个很巧的办法,九个人、九个视角,三个人一组,攻城的、守城的和最后开城的。和传统史诗不一样,《钓鱼城》不是叙事性的,九个人都是内心独白,打开每个人的内在性。
邱华栋说,作为一个读者和写作者的理解来讲,我觉得晓梦在《钓鱼城》里面探索了当代诗坛少有的一种叙事性。我们写诗抒情的能力和抒情的成就,非常高。但在“叙事性”方面,这些年比较少了。在诗歌的写作上,当代诗人探索的也少。晓梦在这首长诗里面,非常棒地尝试了将一个历史事件以一种叙事性的方式把它结构成一首1300行的长诗,而且是非常成功的。
叶延滨说,赵晓梦的诗歌语言,会给很多诗者提供怎样写诗的基本方向。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同时在创新的时候,怎么把活泼的语言变成诗歌的语言,而不要把诗歌的语言变成口号标语,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我记了三个关键词,叫做命运、时间、语言。他用命运来解惑这个大的历史事件,用时间把事件推进,然后又用有张力的语言,把他的文字像一块一块的石头砌成了属于赵晓梦的《钓鱼城》。
对于本书的出版,梁平说:“这可能还不是《钓鱼城》画上的句号,也许是顿号、也许是省略号,我更期待把这个档案留下来,或许多年以后,人们会继续谈及这个版本,或者更新这个版本。那个时候,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据读者报全媒体
附
《钓鱼城》长诗节选
再给我一点时间——长生天!
一个被石头打进泥土的灵魂,
要在夕阳里辨别回家的脚印,
苦难的经幡必须箍紧马前马后的风声。
天空上,雁成行,草原琴声远。
顺着鸟的目光,逆行的光照不出
六盘山双飞的旧模样。
羊群下的云杉和雪松,只迎回候鸟
的翅膀。从水面起身的风,
带着灵魂的车辇继续向北飞。
蜀葵艳,秋草黄,途经他乡与故乡。
草原的合汗,我的鄂尔敦,就要
回到他羊群的家,骏马的家,
炊烟和毡房的家。我早已承认伤痛,
谁还在云中寄来锦书?月光在
忽迷思驻足,琴声在河谷里漂泊。
属于不儿罕山的马,一身白衣,
鞭子清空了重山条江的瘴气,
两千双陪葬的眼睛,属于
起辇谷的秘密灵魂,在风中
走得体面隐蔽。侧耳远听,
再无号角边声穿过长烟落日。
山高水长的眼睛,榨干了繁花
盛开的身体。回到草原的我,
眼眶已流不出一滴泪。
斡难河倒背如流的波光与飞燕,
不过是幻象。北风吹走了水中弯弓扬鞭的你。
我能做的,就是把你的遗物
放回原处。衣服放在衣橱里,
弓箭挂在墙上,战马牵回马厩,
给它一捆上好的草料,
让斡耳朵的生活日常保持原样。
保持原样的皮袍,总在清晨与黄昏
伸出手脚,缩短说话的距离,
占领泪水流干的心房。草原上的
月亮还在,地上的人已不见。
赵晓梦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