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维修工,刻板印象大概是蓬头垢面、一身油污,。但在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偏偏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懒汉”维修师傅。
2016年,朱红育到甘肃招冶工作,现任氯化车间维修班长。朱红育的维修屋没有想象的乱团线、废料堆,反而条理、整洁、一目了然。在日常工作中,他还想尽办法地“偷懒”。结果,他不仅没有落后于其他人,他带出来的维修班还被评为甘肃省定西市2019年度创新型优秀班组并获得广泛好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80吨电动分离式千斤顶
以前,企业维修一台几十吨重的设备,需要用80吨电动液压千斤顶,采购费用近3万元,价格高昂;手动千斤顶便宜但支撑麻烦,需要人工不停歇地操作半小时,存在危险性且费时又费力。这可让一贯秉承“能坐着决不站着”的朱红育忍不了,他开始挖空心思地琢磨怎样既节省成本又“偷懒”。经过一系列探索,朱师傅决定利用一台旧热熔机液压系统进行改装。首先,他用废钢材焊接了一个20升的油箱加装到热熔机上代替原2升油箱,并用PU管道连接,既增加了使用时间又方便随时查看油量。接着,他又根据热熔机原有分离原理,将单向千斤顶改造成双向,并用高压油管连接热熔机和千斤顶,使用时可在距离5至6米处“远程操作”,安全性高。就这样,一台自制80吨电动分离式液压千斤顶即制作完成,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顺利实现了从30分钟手动到5分钟电动的跨越,朱师傅“偷懒成功”。
傻瓜式手动翻板排灰阀
氯化车间原回转窑窑尾岗位使用高温换热器和星型排灰阀卸料,由于高温环境,很容易出现烧块结晶矿卡堵,一旦发生卡堵,操作工需要及时疏通,处理费力且易发生安全事故。更严重的是,如果卡堵严重疏通不及时,电机还会因为过载而烧毁,维修费用高。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减少维修次数,朱红育又动起了“懒脑筋”。他几经试验修改,制作出“傻瓜式手动翻板排灰阀”代替原电动装置,发生卡堵时操作工原地拨动把手即可,手动款也不会再发生电机烧毁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维修费用。同时,为了方便检查,他还设置了一个15厘米的检查口,操作工可随时用工具疏通结晶块,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设备“听诊器”
朱红育除了在维修设备时千方百计化解复杂难题,在日常也习惯性思考“省事绝招”。以前设备巡检时,朱师傅经常使用长改锥给设备“切脉”,一端贴在设备上,一端贴在耳朵上,以查看设备是否有异响、缺油等症状。但受长改锥的长度及弯折角度限制,只能检查一些大面上的问题。于是,朱师傅又参考医院听诊器,用旧皮管自制了设备“听诊器”。这样一来,不仅狭窄偏僻的设备部件都能得到诊断,清晰度也大大提高,常见的齿轮、轴承运转情况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便于提前预防设备小疾病,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提高设备运转率。
得益于朱红育的“懒汉思维”,氯化车间维修班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朱红育的带领下,车间维修班都学会了“预防维修发生”而不是“等待维修通知”,维修费用大大降低。(中国黄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