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提升尤为迫切。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极为关键的,特别是提升教师的PCK水平。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在学前教育阶段称“领域教学知识”,中小学称“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将教学内容知识、教育对象知识和教学方法知识融为一体时所呈现的知识,它是一种在整合和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性知识[1]。PCK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更是区分教育专家型教师和一般教师的重要标杆。学前教育包含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相应地,幼儿教师PCK也包含健康PCK、语言PCK、社会PCK、科学PCK和艺术PCK。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农村幼儿教师语言PCK现状,并分析其成因,为提升农村幼儿教师语言PCK提供依据。
一、农村幼儿教师语言PCK现状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抚州市农村幼儿园教师,具体指在抚州市农村幼儿园从事一线保教工作的教师,不包括保育员、后勤人员、保健医生和其他专职行政人员。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尽量减少抽样误差,同时综合考虑人力、财力、物力等成本因素,本课题拟采取二阶段抽样,结合目的性抽样和方便抽样的原则,第一阶段抽取幼儿园,即从抚州市选取20所农村幼儿园,第二阶段抽取教师,即从选取的20所农村幼儿园中,每所幼儿园选取3—5位教师,共计80位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
(二)研究调查
经过对所选取的80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从领域内容的知识、关于幼儿的知识、教学方法的知识以及三种知识的融合度等方面了解抚州市农村幼儿教师语言PCK现状。需要说明的是,为确保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首先,课题组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问卷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其次,咨询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征求他们对问卷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进行预调查,通过计算Cronbach’s alpha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结果
调查问卷包含语言知识、幼儿知识和教学方法知识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三道题,评分1至7分,总分最高63分。得分分为低水平(0—18分)、中水平(19—45分)、高水平(46—63分)三类。为减少评分主观性,课题组对评分者进行严格培训,并采用双人评分机制。20份问卷作为样本,每位评分者独立评10份,交换后讨论分歧,直至达成一致意见,确保评分客观。
1.农村幼儿教师语言PCK总体情况
研究发现,得分在0—18分之间人数为11人,占比为13.75%;在19—45分之间人数为61人,占比为76.25%;在46—63分之间人数为8人,占比1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抚州市农村幼儿园教师语言PCK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属于“笼统且有限地了解PCK构成要素”。
2.农村幼儿教师语言PCK三个维度的情况
研究发现,领域内容知识维度有9人处于低水平,占比11.25%,62人处于中水平,占比77.50%,9人处于高水平,占比11.25%;关于幼儿的知识维度有12人处于低水平,占比15%,61人处于中水平,占比76.25%,7人处于高水平,占比8.75%;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维度有7人处于低水平,占比8.75%,58人处于中水平,占比72.50%,15人处于高水平,占比18.75%。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抚州市农村幼儿教师语言PCK在领域内容知识、关于幼儿的知识以及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三个维度中,大部分教师处于中等水平,属于“笼统且有限地了解PCK的构成要素”。其中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其次是领域内容知识,而关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相对较差。
二、农村幼儿教师语言PCK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职前培养院校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缺失。在PCK中,领域内容知识是基础,其水平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教师若在领域内容知识上不足,即使在其他方面深入研究,也难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尽管幼儿教师培养院校开设了多门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缺乏系统性,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领域内容知识零散,难以构建有效的知识网络。
第二,实践教学不足。幼儿教师在积累幼儿知识与教学方法知识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教学实践这一核心途径。这一现象充分证明了教学实践在促进教师掌握幼儿与教学方法知识方面的独特优势与不可替代性。然而,尽管培养院校投入了大量资源,如设置心理学与教育学课程,但许多教师在步入职场后发现难以直接应用这些知识。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学校的教育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尽管教师可能在理论上对幼儿与教学方法有所了解,但其理解往往不够深入透彻,难以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幼儿园方面
第一,缺少针对性培训。农村幼儿教师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语言PCK,但是知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语言PCK培训将这些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梳理清楚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然而,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机会偏少且不均衡、培训内容重复且理论性内容偏多、培训缺乏连贯性等问题。
第二,在构建和维持学习共同体方面有待改善。学习共同体由青年教师、资深教师和教研组成员共同组成,可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这种基于合作的互动模式能够通过对话和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碰撞,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实践性知识和构建独特教学知识。但许多农村幼儿园在构建和维持学习共同体方面面临一些挑战,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三)农村幼儿教师自身方面
第一,农村新手幼儿教师较多。新手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导致解决问题能力有限。他们忙于日常教学任务,难以有效提升语言PCK水平。教学知识是动态的,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重构知识以适应需求。这种知识与教学紧密相连,是教学的产物、驱动力和理解的体现。因此,仅靠理论学习,教师难以构建真正的教学知识体系结构。新手教师必须通过实践和积累,才能提升语言PCK水平。
第二,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农村幼儿教师面临多方面挑战,包括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有限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还会导致职业满意度和归属感下降,以及职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因此,部分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不愿主动提升语言PCK水平。
三、结束语
本研究调查了抚州市农村幼儿教师的语言PCK现状,发现其总体水平中等,特别是在幼儿知识方面较弱。影响因素包括职前教育内容和实践不足,幼儿园培训缺乏针对性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为提高教师语言PCK水平,建议加强职前教育,完善幼儿园教师培训,激发教师发展动力,促进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提升。() 周文民
基金项目:2023年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幼儿教师语言PCK提升研究——以抚州市为例》(23SK15)。
参考文献:
[1]汤杰英,周兢.测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工具开发——基于对美国埃里克森学院所开发工具的介绍和验证[J].教育科学,2013(5):5.
(作者单位: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