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初识蒋殊
发布时间: 2025-01-16 11:12:23    来源:本站

最初知道蒋殊,是通过摄影家梁铭老师,此后便留心关注。

两年前,一篇《雪的记忆》突然闯入我的视线。作者正是蒋殊,说的是她多年前在一个大雪天出嫁。

“一到雪天,心就忽地疼一下。若干年前,那个第一场大雪天,我做了新娘。”“整个冬天,不早不晚,那场雪偏偏在我最担心的时候飘然落下……”作品中的文字纯净如白雪,令人心动。她写的是雪,是出嫁,传递给读者的却是深深而独特的父爱。

此后,便常常在一些媒体,还有她自己的公众号“蒋殊的小院”及视频号看到她。

真正与她接触,是在学府街读书会上。那次是作家林小静带着她的作品《寻找消失的英雄》与读者面对面。作为主持人的蒋殊,她风格特别,博学多识,串词独到;待人大方得体,热情周到。那一天,我细细端详她,总觉得那份大气得体的举止,以及灵动聪慧的相貌像极了林黛玉。

梁衡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中这样评价女子:“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这对于一般女子来说已经多了一种附加。”而眼前的蒋殊,完全可以借得自身的容貌优势吃饭,活出自己的潇洒,但她没有。她知道自己更深一层的价值,于是一次次扬帆文海大显身手。

那天之后,我走进文友赵东方发出的一篇散文《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看到作者是蒋殊,便急忙打开,品读起来。

当“……我替你哭,替你疼,我何尝不是这样在心里疼着母亲。可惜,病床上没有如果”这样的文字出现,我瞬间不能自己。一行行锥心夺魂的文字,是那样的令人抽筋折骨、回味无穷。

这样的文字,同美于人。

《大地之上天空之下》以陪伴住院的母亲作主体讲述,展开了家属暂住群的医院角落里,陪侍的状态,情绪的起伏,心理的大揭示。文中场景如同一面多棱镜,在这个小小的环境里折射出天下人所共情的复杂性和多变心境。

医院里,被充斥着一种紧张的空气,而面临手术前的患者,更是笼罩着一层神秘。作者用平和平静的笔触,把充满亲情、人性和亲人生离死别的情景刻画到自然而深刻,好像读者就在身边。

“只任即将到来的大手术在各自的内心深处翻搅,有时候突然就搅痛了谁,出现长久的沉默。”“母亲的性情,沉静含蓄得叫人说不出的心疼。”“这个早晨的病房,空气尴尬地流动着。”

充满亲情的画面感一幅幅闪过,牵绊着读者的心。这种场面,或悲怀伤感,或歇斯底里,或令人作痛。作者却以及其冷静的心态,表述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

我才得知,平和的讲述最能引领读者沉浸其间。

这样的文字,既能唤醒感伤又能抚慰感伤。

早些时候就听说,蒋殊的散文自成一家,并不加以粉饰,也不矫揉造作,只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像极了蒋殊本人,那种美自然天成。

后来又读到她的纪实文学《沁源1942》。开篇就像打开一扇窗,带着读者欣然开启了一场阅读兴趣。我明白,当然是缘于蒋殊对沁源的了解,采访的深入,历史文化的偏爱。

这样的文字,唤醒的岂止是感伤。

由蒋殊主持的学府街读书会,很快就以独到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赢得作者与读者信任。这样的活动尽管会占据她很多创作时间,但我相信在这样书卷气浓厚的环境里,蒋殊会进入文学殿堂的另一层桃源深处,推动她在书卷自如的创作路上不停行吟。

读书,写作,都是最好的文化传播。蒋殊愿堪当大任,读者自然愿与她同舟共济。(范淑文)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1503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