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可乐1.8元,一袋奥利奥饼干4.8元,一瓶农夫山泉1.2元……近来,零食折扣店走红市场。这些店铺凭借极具吸引力的低价策略,成功“俘获”了大量消费者的心。
随着零食折扣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消费者们在享受低价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不禁产生疑问:这些低价商品是否靠谱?相关店铺低价策略的成因是什么?
零食折扣店这门生意能火起来,重点在折扣二字。
《中国零食硬折扣白皮书》显示,下沉到社区的量贩零食店,其商品价格较传统零售店便宜20%—40%。招商证券统计显示,零食量贩店商品比商超价格低20%—75%,比便利店价格低44%—85%,比电商价格低7%—59%。
零食折扣店的商品为什么能如此便宜?这些货品从何而来?
在西北地区某城市一家名为喜喜零食的店铺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零食折扣店内常会销售一些临期商品,而临期商品的来货渠道主要有两个——厂家和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零食折扣店的商业逻辑简单来说,一方面,就是除去“中间商赚差价”,直接向上游工厂要产品,甚至要产能;另一方面,当门店越多、规模越大时,在与源头工厂的谈判中就越有议价筹码。
一位快消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在采购环节,店家通过与众多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大量采购商品,从而获得较低的进货价格。同时,他们还会积极寻找一些厂家的尾货、临期商品等,以更低的成本购入,再以折扣价格出售给消费者。
另外,据财经博主“小Lin说”分析,大超市也是货源渠道之一。原因在于大超市通常会采购新鲜日期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但当部分产品未能及时销售完时,为了减少损失,其便会把临期商品以低价转卖给零食折扣店。
该博主还表示,相比于大超市,零食折扣店的商品类型相对较少。因此,在运营过程中,无论是库存管理、陈列布置还是销售跟踪等方面,都相对容易,运营成本也就随之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品牌零食折扣店给人明面上价格很便宜的感觉,但有网友“爆料”,实际在店内陈设方面存在一定“套路”: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往往摆放的都是大品牌的产品,比如可比克薯片,超市卖3元,这里卖2.6元。但消费者较难注意到的是,这里售卖的薯片总克重比超市低,换算下来甚至比超市卖的还要贵。
“再往店里走,就是各种散称的小零食,大多是消费者没听说过的小牌子。这种零食卖得比超市要贵不少,但有了前面的思维误导,消费者是感觉不出来的。而且这种零食品类繁多,你很难真正去记住某一样品种进行价格比对。”上述网友说。
此外,还有经营过该生意的网友透露,加盟是零食折扣店商业模式中重要的获利方式之一。品牌方通常会向加盟商收取一定的加盟费、管理费以及提供商品的差价等,从而实现利润的获取。而通过加盟,品牌方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郑新钰)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